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蓝海蓝 > 后记:那时我们年少

后记:那时我们年少(1/2)

目录

大家好,我是猪妞。

这是我出版的第十七部长篇单行本。

它是一个温暖治愈的校园故事。黎静颖和我经常塑造的女主形象截然不同,我偏爱倔强、自信、叱咤风云的女孩,我的老读者也大多如此。但小静是犹疑的、矛盾的、缺乏安全感的,比起想要成为的人,更像不愿为人所知的那部分自我。

正如“天蓝海蓝”在文中所揭示的意义,它是写少数人的一本书,或者说是写我们所有人身上少数特质的一本书。

在故事的开始,他们各自带着敏感、挑剔、叛逆、尖酸和怀疑聚向一起,不喜欢人,包括自己,在人群努力地藏好与众不同之处。有的是因为原生家庭,有的是因为挫折创伤,有的是因为生性凉薄,成为大多数人眼里不讨喜的个体。

回想起来,我们大部分人最多只在青春时代一段时间里像这么拧巴,成熟后就学会了宽容理解,不那么轻易地义愤填膺和热泪盈眶。说这是少年独有的特质也不为过,只有极少数人一生都是少年。

成年后我们疲于应对外界挑战,而少年时更多地在与自己的内心作战。成长的过程中,曾有过无数我们熟视无睹的坎坷。小学男生和女生性别意识觉醒后刻意夸张演绎的敌对,女生在生长发育期间受到的猜度和攻击,特立独行者总被悄无声息地排挤在小团体外。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局面变得更加混乱又残酷。在亚洲文化由来已久的性压抑下,男生们转嫁压力,女生们倍感羞耻,多数人狙击少数人只不过为了澄清自己。生活不是完美的偶像剧,倾心喜欢的人可能对你冷漠无情,无限信任的人也许转身就把你的隐私作为谈资,身边的女孩或多或少都在人生某个被伤透心的阶段陷入过性取向迷茫——如果喜欢的是女孩、能和知心闺蜜永远在一起就好了。

好在这到底是一本小说,虚构类文学。被寄托希冀的男生女生们还是拥有了出众的意志力。反击群体围攻、举报违规现象、替少数人发声、理智公正地处理与“情敌”的关系、被辜负无数次后靠自己建立起安全感……这些事很多现实中的成年人都做不到。更难做的是决绝地离开泥沼般的原生家庭,从经济到心理彻底独立,十八岁出门远行。他们都足够勇敢,也足够善良,所以值得一个“逆天改命”。

不该有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静止在那个困难重重的年纪,纵然艰辛,但晴天总会多过雨天。

最后,出场时怒不可遏的少年重新成为小时候那个温柔的他,紧紧攥着少得寒酸却来之不易的珍宝。出场时悲观麻木的少女重新成为小时候那个暖心的她,怀着信任和憧憬,有能力把所拥有的分一些给别人。每一次他们相聚都在看着对方的眼睛,因为眼睛里存有人的本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