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只是当时已惘然(1/2)
丁韵初眉头紧皱地看着黑板前面的人,期中考试看到第三名的名字的时候她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的巧合,后来在学校里似乎看到过他一次,她同样以为是自己眼花产生的错觉,毕竟以周秦时的实力和家庭状况不可能来津南。
丁韵初攥紧了手中的圆珠笔,居然真的是他。
当时为了助学金放弃了去市一中念书的机会,原以为有的人就这样彻底地成为了过往,没想到还能在这里遇到。
心头漫过一丝重逢的惊喜。
林熹朝见她这样盯着周秦时,且表情里还掺杂着一丝愉悦,只想说即便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霸,也喜欢看帅哥哟。
而帅哥也对学霸点头致意了一下。
意识到自己看他的时间有些过分长了,丁韵初连忙扭回头去,将注意力转回习题上。
“咦,你们认识?”林熹朝小声问道。
周秦时回答道:“嗯,她也是实验的。”
这倒是不知道,虽然她和丁韵初一个寝室,但是她几乎不和她们讨论学习以外的事情。
“咦呀,原来你们是初中校友啊。”林熹朝说着,将抹布调换了一个边,跳起来去擦黑板最顶端的灰。
她奋力跳起来擦黑板的样子有些搞笑,周秦时走到她身侧取过抹布,微笑道:“我们不也是吗?”
抹布从手中脱落,林熹朝愣了一愣,对哦,她和周秦时也是初中校友。
在高中和一个人是初中校友,无形中好像就多了一层亲切的关系。
糟糕!发现自己和他的关系居然不只是高中校友,居然忍不住想要窃喜。
太可怕了!
林熹朝赶紧阻止自己多想,蹲下去打开颜料桶,想到现在可能还用不上颜料,又打开了粉笔盒。
周秦时花了两个晚上用粉笔画出底稿,又用了两个晚上用水粉定稿,黑板太大,工作量也自然有点大,这两个过程林熹朝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帮忙递一递粉笔颜料和抹布。
每天画完,林熹朝就拿几张大一点的白纸随便贴在黑板上,不让人瞧见,她这拼的就是创意,让别个班的瞅见了,指不定也有会画画的高手,她这就白搭了。
再画到后面,周秦时便会让她帮着上色了。上色这个林熹朝还是很擅长的,小时候林熹微就买过几本涂色本,两人在家没事就各种涂。
周秦时在黑板的那头,林熹朝在黑板的这头,头顶是明亮的灯管。
在这样宁静的夜晚,林熹朝看着那一头的周秦时,想起了高二的一次语文课。
语文老师把她叫上去默写诗词,写的诗词是李商隐的《锦瑟》。
她刚写完锦瑟两个字,语文老师又点名:“周秦时,你也上来写。”
手中的粉笔不小心被掐断,粉笔灰簌簌的落下,断掉的半截粉笔头滚到了讲台写。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写到最后一行字的时候,午后的阳光照进来,周秦时离她不到一个手臂的距离,她不需要太费力,余光里能看到他的一小部分侧脸。
没来由地便有点心慌,她匆匆写完了最后几个字,连然字少写了一点也没有发现。
教务主任经过,往教室里扫了一眼。门把手生了锈。墙壁上贴着的班级课表破了一个角。
余修远笑道:“林熹朝你这字写着写着怎么就往上跑了,还有你这个然;全班同学笑起来,周秦时没有笑,只是给了她淡淡的一瞥。
这样的一件小事,林熹朝一直都记得非常非常高清楚,因为旁边那个人是周秦时。
因为是他,所以才把这几分钟里的这个人连同所有的细枝末节都印在脑海里,一点都不想忘。
唉,她轻轻叹了一口气,看到周秦时的很多瞬间,总忍不住会想起从前和他有关的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哪里画得有问题吗?”周秦时看着她盯着他画的那一块黑板发着呆,疑惑道。
“没有,画得很好。”
林熹朝收回目光,注意到周秦时的手有点冻红,想了想,还是拿了热水袋子灌了热水递给他:“给你,休息一下再画。”
周秦时倒也没有客气,天气越来越冷了,他们的教室都是没有暖气的,手冻僵的话只会影响进度,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他不是不懂。
进度虽然不是很快,但是看着想要的画面一点点在周秦时的手下成形,林熹朝就越来越期待最终完成的那一刻。
有些事情,如果你想做,就一定可以做到。
班上的同学觉得她神神秘秘的,那几个听过她想法的同学倒是期待得很,大家都很配合地不去撕开白纸一探究竟,只等她完成再看。
一转眼,便到了月底,元旦放假前的最后一个下午。
好不容易放两天半假,大家早早地放学回家了。
林熹朝和周秦时的黑板报还差最后一点收尾,两人在便利店买了面包就回教室里赶工。
华灯初上的夜晚,挂满灯笼的十里长街,青石路两边热闹的集市,行人穿梭其中,屋檐瓦舍,连绵城墙,画面正中城门上方的牌匾上用小篆写着“津南高中”四个大字,一旁的酒楼的牌匾上则写着高一一班,有的灯笼上写着与元旦相关的诗词,有的则是巧妙地写在大门的对联上。
黑夜正中间写着“公元二零零五,元旦快乐。”旁边点缀少许孔明灯。
周秦时用画笔涂着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像是老天要为他们的这份杰作贺喜,天空飘下了雪花。
“下雪了,林熹朝。”
林熹朝正低着头用抹布擦拭黑板横栏上的沾上的颜料,周秦时轻声唤她。
“哇!”林熹朝扭头,惊呼一声,抓着抹布跑到窗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