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感恩涕零(1/2)
@不过,在后世,亩产几百斤也不稀奇。
这里面最关键的两点,一是灌溉,二是施肥。
水利并不是简单的引水灌溉,而是要修建水库,开渠,开井,旱有水,涝有水,不能任天而行。
至于肥料,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普通的农家肥,用得好的话,也能把贫瘠的土地变成肥沃的土壤。
山谷里建了一座公厕,所有的粪便都集中在一个化粪池里。再加上数百匹牛、马,每天拉出来的粪便,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只要方法得当,集中处理,做成堆肥,就足以养活这两千多亩刚开垦出来的土地了。
想了想,他招了招手,示意老农过来,询问一下如何种植堆肥。
南宫京在一旁听着,忽然道:“大人,书中说过,耕种最重要的就是适时施肥,早耕早收。”
我想,这粪便二字,应该就是老丈说的堆肥吧。”
他虽然对农事一窍不通,但对经义却很有见地。
“古人知道土能肥能长刺,所以施肥才是农业的根本。”
老农听得一愣一愣的,南宫老爷的用词虽然文雅,但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
“阿京想说什么?”
萧辰看向南宫京。
“想要在土堡站稳脚跟,首先要种粮食。”
南宫京抱拳道,“如今我们已经开垦出两千亩良田,仅凭几位先生的口传心授,恐怕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规定了官员的职责,以备民之用。以臣之见,不如建一座稷院,专门负责耕种、施肥、灌溉。”
萧辰两眼放光:“您的意思是……建立一个农业部门?”
南宫京点点头,转头看向萧辰。以臣之见,不如选一位擅长耕种的老丈为正,再选几个年轻力壮的,既能延续老办法,又能记下新的经验。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开沟,都是由稷居决定的,然后上报给大人。只有这样,农业才会有规律,才能持续下去。”
萧辰哑然失笑:“这个主意不错。农稷是农业的基础,是谷物的神灵。”
他转头看向老农,柔声道,“如果您愿意,可以担任稷居的总管,带着大家一起种田……另外,从苦力转为辅助兵,不需要工钱,每个月都能领到银子,您愿意吗?”
老农浑浊的双眼有些慌乱。
别人听不懂,可“领银子”却是明白的。
“哎呦,哎呦……”
他拼命揉着衣角,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们都快入土了。在战乱中,他们失去了家园,变成了一片荒滩。我带着老婆子一路乞讨,终于来到了土堡,听说只要干活就有饭吃,我就留下来了。
虽然破旧,但好歹还有个住处。
据说他们可以住在土屋里,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每天都能看到山谷里盖起一座又一座的土屋,至于是怎么卖的,是谁买的,要花多少钱,附近的人都不知道。
不过,他已经很满意了。
还有什么好想的?至少在野外,他是不会饿死的。
每天都能吃到玉米粥,还能吃到咸菜和煎饼。每月也可以拿工钱吃一次肉。前些日子,大人大发慈悲,把所有的粮食都分给了他,自己和老婆子分了两碗肉汤,足足有两块。到了晚上,这对老夫妻躺在草棚里,一边擦眼泪,一边哭了半夜。
可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