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钱庄幕后老板是皇叔(2/2)
“正是陛下的亲叔叔,先皇最小的弟弟。”
董翰杰唏嘘道:“先帝在位时最喜赵王,每年都会给赵王大量赏赐,龙御归天之时叮嘱陛下,一定要好生善待赵王。”
“最开始的几年,陛下按照先皇惯例,依旧是每年赏赐赵王大量钱财,直打陛下立下誓言,要创一番超越先帝,比肩列祖列宗的功劳,国库日渐空虚,已经无钱赏赐赵王。”
“赵王便将这注意力放到了民间,命人开始天禄钱庄,用王府堆积如山的钱粮放贷。”
“此风一开,王公贵族纷纷效仿。”
“东主不妨想想,寻常之人敢用天禄为名字吗?”
担心叶凌听不懂,董翰杰只能揉碎了给叶凌进行科普。
天禄一词出自汉代。
指的是皇宫天禄阁。
同时。
又暗指先皇赐给赵王的一幅字。
天赐福禄。
说的是赵王富可敌国。
手中财富全部来自天子赏赐。
换言之。
赵王的钱来自天子。
欠了赵王的钱,就等于欠了天子的钱。
试问。
谁敢欠天家的钱不还。
董翰杰苦涩道:“别的钱庄,绅士放贷,基本都是九出十三归,到了天禄钱庄这里,名义上是九出,也就是借十万两,钱庄只给东主九万两银子,除此之外,东主还要额外再给钱庄三笔钱,分别是鞋袜费,笔墨费,保管费,这些再扣完,实际到东主手里的银子,将会变成八万两。”
“这些还只是开始,别人放贷是年底归还本息,而这天禄钱庄则是每个季度还要归还一笔季度费,差不多是本金的一成,也就是一万两。”
叶凌微微点头,喃喃自语十五万两银子的利息。
“东主如果借的是十五万两,学生估计最终到手的只有十二万两,年底连本带息,需要还给天禄钱庄十九万三千多两,一年四季的季费是六万两。”
董翰杰展现出了极高算术天赋。
只要了几十息,就将这笔账算是清楚明白。
拿到手十二万。
一共要还二十五万三千二百两。
单是利息,比本金还要多。
这些数字,还仅仅是建立在叶凌按时还款的基础上。
倘若有所拖欠,赵王和他手下可不会给你任何面子。
官债瞬间就会变成阎王债。
敲骨吸髓,层层攀高。
“此债本没有名字,因敢借数万白银的主顾全部是朝廷中人,故此得名官债,东主若是囊中羞涩,大不了压一压
“赵王揽财有术,借他钱文武百官一旦无力偿还,就只能拼命地压榨百姓,东主您志存高远,一步踏出满盘皆输啊。”
说到最后,董翰杰的声音都有些嘶哑了。
旁人不知道的内情。
专门给达官显贵充当幕僚的师爷群体太清楚了。
不知有多少文武官员,因为急于偿还阎王债,最终变得丧心病狂,对百姓敲骨吸髓,敲诈当地富户商贾。
骂名他们担了。
赵王坐在王府,喜滋滋数着他的钱。
“丁大人乃是探花出身,恩师姜大人是两朝元老,陛下的老师,像他这样的人物借了官债,自有”
“东主您是武官,哪怕是升为一品武将,也不会有多少有钱人愿意攀附东主,归根结底,这些钱还得您自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