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润色战报,共同立功(2/2)
于伯宁嘴上谦虚。
脸上笑容早已经将他出卖。
拍马奉承的最高境界,从不是无脑吹捧。
不嫌恶心地张口就来,反倒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讲事实,摆道理。
夸大已有功劳,举一反三,将禁军的重要性从战术级别提升到战役级别。
这才是最高境界。
伴随着叶凌和众人主动讨好,于伯宁整个人飘飘然。
心里对于叶凌的嫉妒,也随着晚间的庆功宴消失无踪。
经过清点。
禁军和叶凌本部兵马,歼灭贼军战兵无数。
贼将赵良才死于禁军之手,另一名贼将黄立秋孤身逃亡。
残余贼兵一哄而散,难成气候。
以上内容,全都是春秋笔法。
就连歼敌数量。
都被众人从一万六千人,改写成五万人。
评定军功需要看斩首数量。
至于谁来看,反正不是皇上本人。
一万多首级,约等于五万也没什么大不了。
不过就是多了一点点而已。
实际歼灭贼军战兵六千,并且都是叶凌消灭的。
这些内容,同样需要润色。
朝廷论功行赏,除了看斩首的敌军首级,还要细分斩杀的贼兵是战兵还是辅兵。
战兵是精锐,辅兵则是炮灰。
含金量不同,功劳程度自然也不相同。
这也是为什么。
叶凌只带了两千人出征,实际上阵人数一千七百人,依旧能击垮围攻他的五千敌军。
因为叶凌带的都是战兵。
两天后。
叶凌完成粮草交接,借口需要回去复命,带领兵马撤离海云府。
与这群禁军多待一天,叶凌都觉得别扭。
战力差,风气更差。
手底下的良家子一旦被禁军腐朽风气传染,这比要了叶凌的命还难受。
战报什么的,自有海云府知府衙门和于伯宁起草,叶凌主动割让功劳,他们自然也懂分一杯羹。
数天后,兵马返回常平府。
看到毫发无损的叶凌,丁隆心里那叫一个难受。
顺利完成任务,歼灭大量贼兵凯旋而归。
接下来,就该轮到丁隆叫苦连天了。
“老泰山,这回咱们可真是一家人了。”
享受完凯旋应有的殊荣,叶凌被丁隆叫到书房。
丁隆拉着一张老脸,说道:“少说这些惹人恼怒的废话,说正事,你这边需要的五十万两银子,老夫最多能筹措到的三十五万两。”
“剩余十五万两,老夫可以给你指路,至于要不要,就看你自己了。”
“老泰山难道又找到了愿意乐捐的富户?”
叶凌笑道。
“哼!你当富户士绅手里的银子,都是大风刮来的不成,之前给你银子,是让你募兵保境安民岂会再由你盘剥。”
“听仔细了,此地刚刚开了一家钱庄,你若是愿意,老夫可以找钱庄掌柜谈谈,看看能不成将九出,改成十出,若是不成,你也别怪老夫不肯帮你。”
听得越是仔细,叶凌越觉得离谱。
堂堂的署理巡抚,北境各级官员中的一号大佬。
竟然连说服一家钱庄掌柜的把握都没有。
您老可是巡抚,不是巡捕。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排最末。
只是略微高于戴罪的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