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儒将行侠,既见红颜、云胡不忧(1/2)
岁月轮回,英雄辈出。
十几载岁月倏忽而过,吴国在夫差的统治之下,国界继续向四方拓展,夫差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连年对外征战,靠着江东子弟组成的精兵劲旅,吞灭了许多小国,把西方强楚也打得一再迁都,又大败齐国于艾陵,更北会诸侯于黄池,成为一代霸主。
吴国的对外征战中,也历练出了数位勇冠三军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领,而白衣翩翩的名叫洛湘的一位将军更是在对楚、晋、齐的战争中立下无数功勋。
然而此时吴王夫差已听信太宰伯嚭的谗言,以属镂之剑赐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的老臣伍子胥,虽然连年的征战胜多败少,但终究由于缺少休养生息而导致国力渐渐空虚。
而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表面上对吴国臣服,暗地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等待时机消灭吴国,勾践又采纳孔子门徒子贡的计策,不断在吴国的对外战争中推波助澜。同时为了削弱吴国的国力打乱吴国的阵脚而采用一些卑鄙的伎俩,暂不说不断地贿赂太宰伯嚭来离间吴国君臣,单说越王勾践向吴国大借粮食之后第二年粮食丰收,加倍把颗粒饱满的粮食再还给吴国这一件事,就足以证明勾践是个不择手段的小人,原来,勾践还给吴国的粮食全部是煮熟了的,待吴国播种下去后,却颗粒无收!正是这件事,造成了吴国的一场大饥荒,饿殍遍地,大大打击了吴国。
自此以后,越国多次对吴国乘虚而入,并在交战中取得胜利。
公元前473年,是越国对吴国的最后一战,这已是越国兵围吴国的第三年,吴国君臣将士士气低落,夫差这位不可一世的王此时终于一筹莫展。
是夜,乌云遮月,夫差走出营帐,环顾众将士,长叹一声:“谁愿与本王分忧?”四下一片寂静,太宰伯嚭眯缝着双眼不知在想什么。
“大王,洛湘愿率一支轻锐拼死护送大王突围!”一身素袍不着盔甲的一位将军朗声。
“洛将军,本王知道你武艺绝世,但本王也清楚,我吴国大部精锐已在与晋齐的争霸战中损失殆尽,若是要从越国大军中突围难比登天啊,咳,我悔不听伍子胥之言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