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70年代:十万大山逍遥仙 > 第179章 海里寻宝,富可敌国

第179章 海里寻宝,富可敌国(1/2)

目录

国家现在急需外汇。

这些金银,是现在奇缺的硬通货,留给国家好了。

1973年,国家实施了四三方案,计划花费43亿美元,后增加到51.8亿美元,从西方引进大型成套技术设备。

1973年-1977年底,累计签订200多个引进合同,形成26个重点民生工程。

这次引进技术的规模,与当年从苏熊,引入全套工业基础相当。

这些大化肥、大化纤、大石油化工项目,是后来化肥、农药、衣服的基础。

不是单干,就能吃饱饭的!

自古以来,几千年都是单干,能吃饱饭吗?

种子、农药、化肥、水利缺一不可!

这些金银来的交上去,能引进更多的工业设备,提前解决农药化肥衣服问题。

……

陈安平打开五座宝库,收走其中的玩物,留下一些单子,写清楚宝库中金银数量。

防止中途蒸发。

兴起之下,又跑到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各个海子转了一圈。

空间神念快速扫描。

卧槽,这些海子里,简直是地下宝库。

金银元宝,扔得到处都是。

水下的淤泥深处,随处都有钱袋子。深埋在几米深的淤泥里,也不知道哪个年代扔的。

一个钱箱、两个钱箱、三五个钱箱……

这样的零散宝藏,零零散散,陈安平随便发现几十处。或深或浅,埋在水底淤泥中,被泥沙掩藏。

显然,这不是有意藏宝,而是情急之中,被人胡乱扔进海子里,作为将来家族东山再起的资金。

元明清三朝都城,全国的财富,聚集在几片小小的海子附近。

这片小小区域,可能是全世界,金银财宝最富集,各种家族兴亡血雨腥风最多的地方。

这样紧急扔掉的,野生宝藏,足足发现了几十处,一百多箱。

基本都是金银、瓷器、玉器,要么是硬通货,要么是绝世珍宝。

“有大货!

发现大货了!”

陈安平在南海,发现了处宝藏,足足四五十口箱子,埋在水底四五米深的泥沙里,不知过去多少年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处有意的,大型藏宝。

这样的巨额财富,匆匆扔进水里,只能是改朝换代,王朝末日。

这有可能是元朝末日,元庭匆匆北逃,来不及运走的宝物。

也有可能,闯王突然围城,明末宗室豪族,匆忙藏起来的宝藏。

明天崇祯穷得要死,手下的世家大族,宗室勋贵,完全反过来。

朝廷的钱,都是被他们掏空的。

朝廷有多穷,他们就有多富!

……

陈安平没有客气,收起这处巨型宝藏。

稍微检查了一下,真的是元末宝物。

金子只有两箱,大部分是白银、玉器、瓷器,各种祭祀宝物。

陈安平继续探查,又发现了,几处这样的大型宝物。

规模不如元庭宝物。

但是价值更重,因为黄金多。

陈安平花了两个小时,匆忙搜索了几个海子,找到大大小小四五百箱宝物。

价值加起来,竟然不如恭王府五个宝库。

最能搜刮的,还得是这鞑子。

陈安平有些累了,连传说中的护城河宝藏,都没去找。

直接带着所有金银,回到恭王府,将大量金银扔在院子。稍稍打开手电一照,果然金山银山,耀得人睁不开眼。

陈安平留下字条,然后留下几捆爆竹,定好时间。

骑自行车到湖边,游水回家。

……

轰轰轰!

大半夜恭王府,突然响起剧烈轰鸣,好几处亭院起火,几间杂房被炸上了天。

半个城市惊动。

警方、军方的车子,跑了一夜没停。

……

天明,清单与金银数目,整理完毕,递交到海子里。

“这字写得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