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9(2/2)
听到李墨白竟然画国画,就有一些国画砖家开始在博客上发表评论说着怪话,阴阳怪气的强调说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画百米长卷,不知天高地厚云云。
粉丝们也是颇为担心,虽然依然力挺李墨白,也准备前往参观,但是心里没底啊,很多文人画画都有点不堪入目呢,况且李墨白画的是离骚,而且是百米长卷。
传媒圈却是小心翼翼地在文化版不显眼的角落里报道了这条消息,既没有批评也没有赞扬,只是说李墨白画了一幅百米长卷。
李墨白粉丝们虽然有些担心,但读过离骚后立即就明白了李墨白缘何要画离骚,其意义目的更是心知肚明,心中更是钦佩李墨白的真性情。纷纷在私下里议论,但是大多数人都非常理智的没有在网络上议论,只有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叫好声,先不管画的如何,但是这其中蕴含的意思却是让人振奋。
反对李墨白的人更是非常振奋,在他们看来李墨白根本不可能将百米长卷画好,绝对是李墨白的滑铁卢,大肆地在自己的博客、围脖和论坛攻击李墨白狂妄无知。
任由反对者和狗屁倒灶的砖家网络上攻击,李墨白却是不作任何解释,根本就不屑于反击与解释,乌鸦在头顶呱呱叫,总不能将所有的乌鸦都给打死。
这时候,兴奋的王汝昌也完成了这幅长卷的装裱,尚善也做好了展出的全部准备,只等三天后这幅画在京城798展出。
第三百八十七章犀利的反击
展出如约进行,798是个很自由的地方,何况博古阁向来与798的关系良好,策展的手续也齐全,而且是免费开放,看不顺眼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找茬。
退一万步讲,你总不能禁止老百姓正常的文化交流吧,人家画了几幅画,大家共同鉴赏,而且画的内容是千古绝唱离骚,上面不爽的人也只能夹着屁股忍着。
对于李墨白而言,这幅画就是发泄胸中不满,抨击时局,只是当权者知道这时候只能忍,不忍又能如何,国内国外的舆论压力和口水都能淹死人。
前三天的展出,需要凭邀请函才能进入,毕竟人太多并不适合品鉴,只有控制人数才能保持良好的秩序。
接到邀请函的自然也是圈内的画家和评论家,以及李墨白的反对者和之前大肆批判李墨白的专家。
近距离的观看了李墨白的画作,所有人心中无不震撼,这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完全就是神人假手,不但每一个人物形象逼真鲜明,而且画中透露着一腔热血和不屈。
“国画再度复兴,就在今天”一位五十多岁的国画家看完了之后大声说道。
“天才,绝对的天才,这是中国画的骄傲,更是中国画的巅峰。”一名中年国画家看完后满脸激动地说道。
“不愧是屈子门下走狗,李墨白对于屈子的解读完全就是前无古人,当代画坛之绝唱”一位著名的国画评论家如是说道。
“如果一定要用语言形容这幅画,我只能说这是画坛的离骚。”一位著名国画家看过之后,面对记者说道。
所有人都是兴奋异常,更有人给朋友打电话,呼朋唤友前来欣赏这幅画,还有人直接在手机上发围脖,同时用手机拍照将画作的局部发到围脖上。
现场的记者们虽然对于国画的鉴赏不够专业,但是现场都是圈内专家,纷纷将这些专家的画记下来,这都是最宝贵的新闻素材。
不少“李黑”看完了这幅画,也是闭口不言,敢于在公开渠道去黑人,自是有两把刷子,如果连最基本的鉴赏能力都没有,早被轰成渣了。
“这幅画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人可以完成,更遑论四十天,我不相信”一名李黑信誓旦旦地说道。
“从画风观察,这绝对是一个人的笔迹,至于四十天的时间的确是夸张,但看这幅画完全是一气呵成,至于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听到有人说说不相信,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借铁道部高官的名言幽默地说道。
这位李黑的话一出口,便被现场的专家鄙视不已,这种话也敢乱说,除非是瞎子才会这样说,至于时间也没什么大不了,李墨白如今正值壮年,精力旺盛,四十天画出来也不算是奇迹,大千先生当年六十岁之后还能十天画出江山万里图呐。
先来的不愿离去,静静地站在画前琢磨李墨白的技法与画中的意境,后来的人只好在后面远远观望,完全看不清楚画的细节,于是便有人说道,“前面的老师们,你们能不能给我们让点地方。”
“老刘,赶紧换个地方,让我站你那儿看一眼。”
“黄老师,您能给讲讲这幅画吗”
“章老,你怎么看”
猛一看,这已经不是一场高雅的画展,倒像是菜市场,热闹非凡,说话声此起彼伏。
所有的人都围着李墨白这幅长卷观看,浑然忘了现场还有其他的画作,当然有人来得晚了,只好去观看其他的画作,当看到很多幅四尺斗方、五尺斗方、六尺全开的多子图和离骚的时候,心情也是激荡不已,这些画都堪称大师之作,虽然题材只有两种,但是每一张画从来没有重复,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而当看到李墨白用各种文体书写的离骚书帖的时候,有人忍不住尖叫起来,“这贴草篆绝对堪比大家,太完美了,完全是一气呵成,还没有一个错别字,这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这一声喊,围在百米长卷旁的人才想起来,这次展出的不止这一幅作品。对于一个画家而言,如果只有一幅作品,还真有可能是别人代笔,于是纷纷转移了目标,去看其他的作品,临了还向后边的人卖个好。
李墨白的书法,刚才已经在长卷中感受到了,当看到李墨白不仅长于草书,而且对虫鸟篆、钟鼎文都有非常深厚的造诣的时候,心中已经不是惊讶,而是佩服了。
所有人在心中已经认为李墨白是个天才,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大师了,人们喜欢论资排辈,书画界也是一样,但这时候所有人都忽略了李墨白的年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年龄早已经不是问题。
第一天的画展就在一片喧嚣声中度过,不过相对于网络,现场实在是太安静了,现在网络上已经炒翻了天,而争论的原因正是其中一位李黑的论点,这幅画不是一个人完成,更不可能在四十天内完成。
当然争论是因为都没有亲眼目睹,只是凭空猜测,这片土地不但统治阶层没有公信力,个人的诚信更是大问题,可以说全民的公信力都降到了零点,找人代笔、多人合作等等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到了晚上,现场亲眼看过这幅画的人,看到网络上的争论,便纷纷发表围脖替李墨白伸冤,更有人将今天拍到的李墨白其他的作品的照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