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分歧,第一要义是抓纪律(2/2)
他说的数据,有些是顾时运可以通过报告看到的,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潜在的风险以及某些不宜写在正式文件里的敏感信息,则需要通过这种面对面交谈才能感知。
陆摇把握着分寸,既展现了工作实绩,也隐约透露了基层的复杂性和难处。
顾时运听得很专注,听完陆摇关于新竹镇的汇报后,他话锋突然一转,抛出了一个更宏观、也更考验人的问题:“陆摇同志,听了你对新竹镇的介绍,很有启发。那么,跳出新竹镇,你对于整个大龙县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
陆摇心生警惕,他对大龙县的整体情况虽有了解,但毕竟站位不同,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不宜妄加评论,尤其在新书记面前,言多必失。
他略作沉吟,谨慎地回答:“顾书记,请恕我直言。我目前主要精力在新竹镇,对于县里整体的经济数据、人事布局,了解不够深入全面,不敢妄加评论,以免误导领导。但我坚信一点,新竹镇如果发展好了,一定能对全县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顾时运听完,脸上笑容不变,但心中对陆摇的评分在降低。他想要的是能迅速理解并紧跟其施政思路的得力干将,而不是一个需要慢慢磨合、甚至可能自有主张的“实力派”。
“嗯,立足本职,做好分内事,也很好。”顾时运轻轻放下茶杯,这个动作意味着谈话接近尾声,“具体的思路,等我到任后,我们再详细探讨。今天先到这里吧。”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徐小川应声而入。
“小川,替我送送陆镇长。”顾时运吩咐道,语气恢复了领导式的平淡。
“顾书记,你早点休息。我先告辞了。”陆摇起身,礼貌告辞。
这一次,徐小川没有亲自开车送陆摇,而是安排了一名司机。送走陆摇后,他返回客厅。
顾时运已经站在窗边,望着窗外浓重的夜色,背对着徐小川。
“书记,陆摇已经送走了。还有什么安排?”徐小川轻声问。
顾时运没有回头,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你对这个陆摇,印象如何?”
徐小川字斟句酌地回答:“接触时间短,了解还不深。单从他在新竹镇做的几件事来看,有能力,有想法,是个能干事的干部。不过……感觉他身上有股文人的清高和傲骨,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轻易服从管理。”
“是啊。”顾时运转过身,眼神犀利了两分,“他的思路,和我的想法,恐怕不太一样。或者说,他还需要时间来理解和适应我的工作思路。”
他走到沙发边坐下,手指轻轻敲着扶手,做出了判断:“大龙县积弊已深,首要任务是正风肃纪,把规矩立起来。经济要发展,但必须在纪律严明、队伍纯洁的基础上发展。不能本末倒置。”
他看了一眼徐小川,语气坚定:“下去之后,我的工作重点,首先就是抓干部纪律建设,尤其是反腐倡廉。发展的事,可以先放一放,等环境净化了再说。”
徐小川立刻领会了领导意图:“明白了。书记,是否需要我找个适当的时机,向陆摇暗示一下?新竹镇的前任班子书记和镇长都覆没了,影响恶劣,正好可以作为我们整顿吏治、打响第一枪的切入点。让他提前有所准备,做好配合工作。”
“可以。”顾时运点头,语气不容置疑,“让他认清形势,积极配合。不管他理不理解,愿不愿意配合,新竹镇的这个‘典型’,我们都必须抓住。这是打开局面的需要。”
“是,书记,我会妥善处理。”徐小川恭敬地应下。
顾时运挥挥手,徐小川悄然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