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证据与交换(1/2)
林凡回到车间,如同英雄归来一般,受到了工友们无声却热烈的欢迎。大家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说什么,但眼神里的鼓励和支持显而易见。机器轰鸣声似乎都变得格外悦耳。
联合调查组很快就成立了。组长是厂办的一位中年科长老陈,据说为人比较方正;组员包括保卫科对林凡印象尚可的李干事和王师傅一派的车间副主任。这个组成,明显体现了杨厂长的平衡艺术,也确保了调查不会完全被李副厂长操控。
调查组的工作迅速展开。他们首先再次详细询问了林凡,林凡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稳定、清晰,坚决否认指控,并再次指出许大茂的诬告动机和刘海中挟私报复的行为。
随后,调查组开始广泛找人谈话。车间里的工人,尤其是那晚可能看到情况的邻居,成为了重点询问对象。
然而,情况却有些微妙。大部分邻居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口径出奇地一致:“天太黑了,没看清。”“好像是有个女的在林凡门口,但离得远,不知道是谁,也没注意待了多久。”“至于进没进屋……真没注意。”
这种模糊的表态,既没有证实许大茂的“密谋”说,也没有完全证实林凡的“仅在门口”说。但这对于林凡来说,已经足够了。无法证伪,就是对他有利。
关键转折点在于对车间主任的询问。使用了【模糊的证言笔记】的车间主任,态度鲜明地站在了林凡一边。
“林凡同志是我见过最踏实、最钻研技术的年轻人!”车间主任语气肯定,“说他勾结资本家?绝无可能!他所有心思都在机器上!生活上也艰苦朴素!许大茂?他的话要是能信,太阳都能打西边出来!刘海中?他就是嫉妒林凡的技术和能力!我以我的党性担保,林凡同志是清白的!”
车间主任的证词分量很重,极大地影响了调查组的判断。
与此同时,林凡之前使用的【初级幸运碎片】也似乎悄然发挥了作用。调查组在“无意中”接到了一封匿名信,里面详细列举了刘海中担任小组长期间,克扣临时工补贴、私占劳保物资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涉及金额,证据确凿!
这封信如同一声惊雷,立刻改变了调查的方向。调查组马上转而开始核实刘海中的问题。
刘海中顿时慌了神!他本以为自己是举报功臣,没想到火突然烧到了自己身上!面对调查组的询问,他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破绽百出。很快,他克扣补贴、占公家便宜的事情就被坐实了。
李副厂长气得差点吐血!他怎么也没想到刘海中这个蠢货屁股这么不干净,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捅了出来!这让他极其被动!
调查组内部,厂办老陈和车间副主任态度坚决,要求严肃处理刘海中这种“挖社会主义墙角”的行为。保卫科李干事也表示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