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远程谋划,寄托希望(1/2)
那一夜,何雨柱几乎未眠。娄晓娥的信和照片就贴在他的胸口,冰凉的相纸似乎都被他的体温焐热了。信上的每一个字都在他脑海里反复盘旋,勾勒出他们在香港艰辛却又充满希望的生存图景。
他不能回一封长信,那太危险,无论是对于送信人,还是对于娄家,甚至对于他自己。他必须用最简练的语言,传递最关键的信息、建议和支撑。天刚蒙蒙亮,他就起身,找出藏匿的最小的纸片和一支削得极细的铅笔。
他坐在窗边,借着微弱的晨光,字斟句酌,落笔千钧:
“娥姐:信物均悉,欣喜若狂,彻夜未眠。知伯父安好,心稍安。万望二老珍重,你亦保重身体,勿过操劳。”
首先报平安,定心神。然后,他必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贸易之事,可拓宽思路。除药材丝绸,可留意以下品类:
其一,内地紧缺之电子元件(晶体管、二极管)、精密仪器仪表(旧货亦可),此物体积小,价高,需求大。
其二,东南亚盛产之橡胶、热带硬木、香料,转口亦有市场。
其三,留意国际汇率波动,适时兑换硬通货(美元、黄金)。
切记:安全第一,宁可少赚,不可涉险。与人合伙,需慎之又慎,契约为先。”
这是他结合前世模糊记忆和当前形势,能想到的最具操作性的建议。电子元件和仪器是内地工业急需的稀缺物资;橡胶木材是基础原料;香料则与他的老本行隐隐相关。更重要的是提示他们关注金融,这是快速积累资本的关键。
接着,是情感的寄托和对未来的承诺,这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