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副厂长再出阴招,釜底抽薪(1/2)
于莉带来的消息并非来自娄晓娥,而是通过那条与福伯相连的、极其隐秘的单向渠道反馈回来的:何雨柱寄出的那批珍贵药材,已安全送达港岛娄家之手。娄父在服用了他精心配制的“保心护脉丹”和按时饮用黄芪当归茶后,心慌气短的症状确有缓解,夜里能安睡几个时辰,苍白的脸上也恢复了些许血色,精神比之前好了很多。娄家上下,尤其是娄晓娥,对此都十分感激,特意让福伯传回口信,让何雨柱切勿挂念。
但是,传递消息的人也隐晦地提到,娄家生意上的困境并未因此缓解。那伙神秘的商业对手似乎背景颇深,不仅资金雄厚,更疑似与港岛某些盘根错节的帮会势力有所勾结,对娄家的打压变本加厉。他们不再满足于商业竞争,开始使用更下作的手段:恶意抬价抢走娄家看中的原材料、派人恐吓与娄家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和小客户、甚至雇人在娄家新开的商铺门口闹事。娄振华虽身体稍好,但面对如此卑劣且全方位的围剿,仍是忧心忡忡,独木难支,进展极其艰难,娄家带来的资金正在快速消耗。
听到药材有效,父亲身体好转,何雨柱心中稍感安慰,这证明他的努力和系统的能力没有白费。但娄家在强敌环伺下的艰难处境,依旧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相隔千里,鞭长莫及,这种深深的无力感再次强烈地涌上心头。他再一次深刻意识到,仅仅依靠送药和遥远的担忧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更快地积累力量!必须拓展出能真正辐射到香江的商业或人脉渠道!”何雨柱握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无论是为了将来与晓娥团聚,还是为了有能力帮助娄家渡过难关,他都必须加速自己的布局。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四九城这边,厂里的李副厂长和赵振海在匿名信风波中吃了闷亏,内部狗咬狗一番后,虽然暂时消停,但贼心不死。他们不敢再在明面上搞舆论攻击,也不敢再轻易使用举报诬陷的下三滥手段,竟又憋出了一条更隐蔽、更毒辣的计策——釜底抽薪。
他们不再直接攻击何雨柱本人,而是将阴险的矛头指向了食堂正常运转的命脉——物资供应。李副厂长利用其分管后勤的职权,暗中指示亲信,在食材调拨环节上极尽刁难之能事。
原本应该足量、按时、按计划供应给食堂的粮、油、肉、蛋、蔬菜等计划内物资,开始接连不断地出现各种“意外”和“特殊情况”:
审批拖延:食堂提交的物资申领单,总会在后勤处的某个环节被“无意”搁置,需要何雨柱或食堂班长反复去催问、说好话,才能慢悠悠地批下来,严重打乱食堂的采购和备餐计划。
运输故障:好不容易批下来的物资,安排车辆运送时,不是司机“恰好”病了,就是派来的卡车“莫名其妙”在半路抛锚,延误送达是常事。
以次充好:送来的面粉颜色发暗,麸皮增多;食用油浑浊有异味;计划内的猪肉多是肥膘或边角料,精瘦肉比例大幅减少;就连大白菜,送来的也是外层烂叶多的次等货。
短斤缺两:称重时玩花样,一百斤的粮食,实际到手能少个十斤八斤,问就是“运输损耗”、“库存误差”,让你抓不到实质把柄。
他们的目的明确而阴损:就是要让你何雨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食堂的饭菜质量被迫下降,分量减少,花样变少,引起广大工人们的不满和抱怨,你何雨柱个人手艺再好、名声再响、报纸上吹得再天花乱坠也是白搭!到时候,他们再趁机煽风点火,把“工作不力”、“侵占工人口粮”的帽子扣上来,就能轻易动摇何雨柱在食堂乃至厂里的根基。
这一招,确实打在了何雨柱的七寸上,极其狠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调拨是生命线,一切都要按计划、凭票证。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原材料,也变不出饭菜来。卡住了供应,就卡住了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