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京城扬名,药膳封神!(1/2)
北上的绿皮火车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吭哧吭哧地行驶着。硬卧车厢里,何雨柱靠窗坐着,身边放着一个不起眼的大号藤条箱,里面装着他此行准备的珍贵药材和食材(掩人耳目,核心在空间)。杨厂长特意托关系给他弄了张卧铺票,并派了厂办一个小干事随行,负责联络和跑腿。
小干事姓陈,二十出头,机灵勤快,对何雨柱这位“厂宝”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何师傅,您这箱子看着不大,还挺沉?装的都是宝贝药材吧?”
何雨柱笑了笑:“都是些山里找的土药材,给老爷子试试,希望能管用。”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火车终于抵达了首都京城。走出站台,一股属于大都市的喧嚣和特有的政治气息扑面而来。王司长派来的吉普车早已等候多时。
车子驶入一片环境清幽、戒备森严的部队大院。在一栋爬满藤蔓的苏式小楼前停下。王司长亲自在门口迎接。他约莫五十岁,身材高大,面容刚毅,带着军人特有的威严,但眉宇间难掩对父亲的忧色。
“杨厂长推荐的小何师傅?一路辛苦了!快请进!”王司长声音洪亮,态度还算客气,但审视的目光在何雨柱身上扫过,显然对他如此年轻有些疑虑。
“王司长好!”何雨柱不卑不亢地行礼。
进入客厅,一位穿着朴素、气质温婉的中年妇人(王司长夫人)和一位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医生也在。医生看向何雨柱的目光带着明显的不屑和质疑。
“老张,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从地方上请来的何师傅,擅长药膳调理。”王司长介绍道,“何师傅,这位是张医生,保健局的专家,负责我父亲的日常治疗。”
张医生扶了扶眼镜,语气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药膳?何师傅是吧?老爷子身体很虚弱,胃病是老毛病,还有严重的关节炎。可不是什么偏方土法都能试的!弄不好,适得其反!”
火药味十足!
何雨柱神色平静:“张医生说得对,治病救人,马虎不得。药膳也并非偏方,是中医食疗的一部分,讲究辨证施膳。能不能用,怎么用,得看过病人具体情况再说。”
“哼,说得轻巧。”张医生冷哼,“老爷子现在连流食都喝不下几口,你能让他吃什么药膳?”
王司长眉头微皱,显然张医生的态度让他有些不悦,但也没说什么,对何雨柱道:“何师傅,先去看看我父亲吧。”
一行人来到二楼卧室。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枯槁、瘦得几乎脱形的老人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眉头紧锁,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露在被子外的手腕和脚踝关节处,能看到明显的肿胀变形。
王司长眼眶微红,走到床边,轻声道:“爸,地方上请了位会做药膳的何师傅来给您瞧瞧。”
老人费力地睁开浑浊的眼睛,看了何雨柱一眼,嘴唇动了动,声音微弱沙哑:“费心了…我这把老骨头…吃什么…都没用了…”语气充满了绝望。
何雨柱心头沉重。老人的情况比杨厂长描述的更糟!元气大亏,脾胃衰败至极,寒气深入骨髓!
他上前一步,声音温和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老爷子,您为革命出生入死,落下这一身伤病,是国家的功臣。我们后辈,想办法让您少受点罪,是应该的。您信我一次,我给您弄点好入口、暖身子、养胃的东西尝尝?”
或许是何雨柱沉稳的态度和话语中的敬意打动了老人,他闭了闭眼,算是默许。
何雨柱示意众人退出卧室,只留下王司长夫人帮忙。他打开藤条箱作掩护,实则从空间里取出准备好的药材和食材:野山参、米斛、藏红花、阿胶、山药、老母鸡…
张医生在门外透过门缝看到何雨柱拿出的那支品相完美的野山参时,瞳孔猛地一缩!这品相…绝对是顶级货!这小子…哪弄来的?
何雨柱就在老人卧室附带的小起居室里开始了操作。他动作麻利,行云流水。
1.吊元气汤底:取一小段野山参须、几根米斛鲜条、一小块阿胶,加入山泉水,用小火慢煨。吊出最精华的元气汤。
2.炖鸡茸山药羹:取鸡胸肉最嫩部分,捶打剁茸,加姜汁料酒去腥。铁棍山药蒸熟碾成极其细腻的泥。将参须米斛汤滤出,加入少量鸡汤(老母鸡另炖),烧开,缓缓倒入山药泥搅匀,再一点点拨入鸡茸,形成细嫩的云朵状。
3.关键一步:在羹汤将成时,撒入微量研成细粉的藏红花(取其活血化瘀之效,量极微,避免刺激),最后,滴入一滴用野山参主根浸泡的参液精华!并融入微量的“黯然销魂盐”!
4.“美味加成光环”开启!
当何雨柱将一小碗色泽温润如玉(山药羹)、点缀着点点金黄鸡茸和几丝嫣红藏红花、散发着无法形容的醇厚、温补、开胃奇香的鸡茸山药羹端到老人床边时,整个卧室都被那奇异的香气笼罩了!
昏睡的老人鼻翼微动,竟然缓缓睁开了眼睛!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这香气…太诱人了!仿佛唤醒了他身体深处对食物的本能渴望!
王司长夫人惊喜不已,连忙小心地喂老人。
第一口温热的羹汤入口,老人枯槁的脸上竟露出一丝极其细微的、近乎享受的表情!他没有吐!反而下意识地吞咽了下去!
一口…两口…小半碗温热的羹汤,竟然被老人慢慢吃了下去!虽然吃得慢,但这是近一个月来,他第一次主动吃下这么多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