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不死不休!(1/2)
暮色渐浓,县丞郭达腆着肚子,迈着方步,心满意足地从外头回来。他刚在相熟的茶行商人那里享用了一顿丰盛酒席,怀里还揣着对方新“孝敬”的一包上好龙井,心情颇为舒畅。
然而,这份舒畅,在他踏入府门的瞬间,便被彻底打破。
“噼里啪啦——哐当!”
一阵刺耳的瓷器碎裂声和孩童尖利的哭闹声,猛地从后院传来!
郭达眉头一皱,脸上掠过一丝不悦,加快脚步循声走去。
只见他那宝贝孙子郭光北,正站在书房门口,气得满脸通红,一脚一脚地踹着倒在地上的一个青瓷画缸!缸里的画卷、毛笔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北哥儿!你这是作甚?!”郭达沉声喝道,语气中带着责备与宠溺交织的复杂情绪。
郭光北闻声抬头,见到祖父,非但没收敛,反而“哇”地一声,哭嚎得更大声了,涕泪横流地扑过来,抓住郭达的衣袖使劲摇晃:
“祖父!祖父!您骗人!您说话不算话!”
“又怎么了?我的小祖宗!”郭达无奈地拍了拍孙子的背。
“您说好了要狠狠收拾那个萧宁的!这都多久了?!他……他今日在卢氏族学里又出尽了风头!连那古板的赵夫子都拍案叫绝,夸他是什么‘旷世奇才’!凭什么?!”郭光北咬牙切齿地哭诉着,嫉妒与怨恨几乎要从眼睛里喷出火来,“我不管!您得赶紧想法子!让他再也神气不起来!”
听到“萧宁”这个名字,郭达脸上的最后一丝笑意也消失了,眼神骤然变得阴冷。
这个名字,轻易地勾起了他那段极其不愉快的回忆——
《咏鹅》诗会上,他那精心准备、引以为傲的孙儿和《咏竹》诗,是如何被那首浅白却灵动的《咏鹅》比得黯然失色,让他郭家沦为了全城的笑柄!
这口恶气,他一直憋在心里!
“好了好了,莫哭莫哭。”郭达压下心头翻涌的怒意,安抚地拍了拍孙子的头,眼中却寒光闪烁,“祖父何时骗过你?那萧家……祖父早已派人去‘关照’了。”
他冷哼一声,压低声音道:“前几日,我便遣了个手脚利索的,带着些‘好东西’,本想趁夜放入他家中……哼!届时人赃并获,看他萧家还如何嚣张!”
他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晦气:“谁知那蠢货办事不力,竟失手被巡夜的差役拿了去!真是废物!”
郭光北一听,哭闹声稍歇,抽噎着追问:“那……那然后呢?就这么算了?”
“算了?”郭达嗤笑一声,脸上露出一种猫戏老鼠般的残忍笑容,“怎么可能算了?”
他眯起眼睛,语气轻描淡写,却透着刺骨的寒意:“不过是换个法子罢了。收拾那么一户毫无根基的破落户,有何难处?祖父有的是手段,定叫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他看着孙子,保证道:“北哥儿放心,祖父近日便寻个新由头,定将那小子的才名、前程,连同他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一并碾碎!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郭光北这才破涕为笑,恶狠狠地点头:“对!碾碎他!”
郭达捋须微笑,心中却已飞速盘算起来。萧宁那孩童展现出的惊人天赋,让他隐隐感到一丝不安。此子绝不能留!必须趁其羽翼未丰,尽早扼杀,以绝后患!
巧了。
萧宁也是这样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