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2/2)
联军士兵趁机发起冲锋,彻底清剿了据点内的玩家。
此次清剿行动。
共歼灭玩家两百余人。
缴获改良型重机枪三十挺、迫击炮二十门,有效遏制了玩家势力在东亚的扩张。
...
几个月后,厂区正式进入投产。
青岛钢铁厂投产前的半个月,秦风几乎每天都泡在施工现场。
这天清晨,他刚抵达厂区,就看到德国技术总顾问汉斯正对着高炉图纸皱眉。
“汉斯先生,遇到什么问题了?”
秦风快步上前,指着图纸上的标记问道。
汉斯叹了口气,指着高炉冷却系统的设计图:“秦先生,按照原计划,冷却水管需要用欧洲进口的无缝钢管,但现在货运船延迟了,恐怕会影响投产进度。”
秦风接过图纸,仔细查看后。
突然想起山西兵工厂上个月刚从德国引进了无缝钢管生产线。
“我立刻联系阎锡山,让他从山西调运500米无缝钢管过来,三天内就能送到。”
他当场拿出电台,拨通了阎锡山的通讯频道。
电话接通后,秦风简明扼要说明情况:“阎将军,青岛钢铁厂的冷却水管出了问题,需要你从山西兵工厂调运500米无缝钢管,运费由联军监督办公室承担,后续钢铁厂投产后,优先供应山西的铁矿冶炼需求。”
阎锡山本就盼着钢铁厂能早日投产,当即答应:“秦先生放心,我这就安排专列,保证三天内送到青岛!”
解决了钢管问题,秦风又来到炼钢车间。
看到华夏工人正在学习操作德国进口的炼钢转炉,却因语言不通,只能靠手势比划,效率极低。
他立刻找来翻译,让汉斯将操作步骤整理成中文手册,同时安排德国技师每天抽出两小时,专门给华夏工人做实操培训。
“工业发展不能只靠设备,更要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
秦风对身边的张宗昌说:“你从部队里挑选50名有文化基础的士兵,送到这里跟着汉斯学习,三个月后,让他们成为能独立操作设备的技术骨干。”
张宗昌当即点头,当天就筛选出50名士兵,送到钢铁厂培训。
这些士兵学习刻苦,不到一个月就能辅助德国技师操作设备,汉斯忍不住对秦风称赞:“秦先生,您选的这些工人都很有天赋,再给他们半年时间,完全能独立负责炼钢车间的生产。”
除了技术和人才,钢铁厂的能源供应也是秦风关注的重点。
厂区的蒸汽锅炉需要大量煤炭,而青岛本地的煤炭质量不高,运输成本也高。
秦风联系上山东的煤矿主,与他们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只要你们能保证煤炭的热值和供应量,钢铁厂就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同时帮你们修建从煤矿到厂区的铁路支线,降低运输成本。”
煤矿主们欣然同意,很快就组织工人加大开采量,确保钢铁厂的能源供应。
三个月后的投产仪式当天,青岛钢铁厂的厂区内彩旗飘扬。
高炉前围满了人,秦风、勒梅尔将军、威尔逊上校、穆勒上校以及华夏各军阀代表站在最前排。
上午十点,汉斯按下启动按钮,高炉顶部的进料口开始装入铁矿砂和焦炭,随着炉膛内温度逐渐升高,通红的铁水从出铁口缓缓流出,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张宗昌看着铁水,激动地说:“秦先生,咱们终于有自己的钢铁了!”
秦风却笑着摇头:“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把钢铁变成武器、变成机器,让整个华夏的工业都运转起来。”
他指着厂区东侧正在建设的车间,对众人介绍:“那边是无缝钢管车间,下个月就能投产,专门生产步枪枪管和迫击炮炮管。”
“南侧的钢板车间,将为冯玉祥将军的迫击炮生产线提供钢板,以后咱们的武器装备,从原材料到成品,都能实现自主生产。”
勒梅尔将军看着规划图,忍不住赞叹:“秦先生的布局真是长远!”
“青岛钢铁厂不仅能满足华夏联合军团的需求,还能带动周边的煤矿、铁矿、铁路等产业发展,形成完整的工业链条。”
秦风点头:“没错,我已经和山东的铁路部门沟通,他们将扩建从青岛到济南的铁路,把钢铁厂生产的钢材运往济南的迫击炮生产线、石家庄的铁路工厂,让整个华北地区的工业都联动起来。”
投产仪式结束后,秦风邀请各国代表参观炼钢车间。
看到华夏工人已经能独立操作转炉,威尔逊上校惊讶地问:“秦先生,这些工人只用了三个月就掌握了先进技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秦风笑着说:“这离不开汉斯先生的耐心指导,更离不开工人们的努力。”
“我们还计划在厂区内建立‘工业技术学校’,招收当地的年轻人,培养更多的工业人才,为华夏的工业发展储备力量。”
...
穆勒上校对此非常支持:“德国可以派遣更多的技师来学校任教,提供教材和设备,帮助华夏培养高水平的工业人才。”
秦风当即与穆勒上校达成协议,决定下个月就启动工业技术学校的建设。
首批招收200名学生,开设炼钢、机械、电气三个专业。
...
钢铁厂投产后,不仅带动了工业发展,还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就业问题。
厂区内的工人大多是青岛周边的农民,之前因战乱流离失所,如今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秦风专门设立了工人福利部门,为工人提供住宿、食堂和医疗保障,还规定每月休息四天,加班给予双倍工资。
这天,秦风来到工人宿舍区。
看到工人王大叔正在给家人写信,他走上前问道:“王大叔,在厂里工作还习惯吗?”
“习惯!厂里管吃管住,每月还能拿到三块银元,比种地强多了!”
王大叔放下笔,笑着说:“我写信让家里人也来青岛,看看咱们自己的钢铁厂。”
秦风欣慰地点头:“厂里还会建家属区,以后你们的家人也能搬过来,孩子可以在厂区的学校上学,不用再担心战乱了。”
除了工人,钢铁厂还带动了周边的服务业发展。
厂区附近的村庄里,出现了许多小饭馆、杂货店和修理铺,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村长找到秦风,感激地说:“秦先生,多亏了钢铁厂,咱们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之前很多年轻人都出去逃难,现在都回来了,有的在厂里上班,有的开起了小店,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秦风笑着说:“钢铁厂不仅要生产钢铁,还要带动周边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以后我们还会在厂区周边建设医院、学校和菜市场,让这里成为青岛最繁华的区域之一。”
为了确保钢铁厂的生产不影响周边环境。
秦风还专门安排人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废气净化设备,防止污水和废气污染农田和水源。
...
钢铁厂投产后,秦风并没有放松警惕。
他知道,樱花国虽然接受了制裁,但很可能会暗中破坏。
他安排秦星瑶密切监控樱花国的动向。
同时在钢铁厂周边部署了部队,加强安保措施。
一天,秦星瑶的声音在秦风脑海中响起:【爸爸,樱花国的间谍试图潜入钢铁厂,窃取炼钢技术图纸,已经被我们的巡逻队抓获。】秦风立刻赶到安保办公室,看到被抓获的间谍正在接受审讯。间谍交代,樱花国政府指使他们窃取技术图纸,破坏高炉的生产设备,阻止华夏的工业发展。
秦风当即下令:“加强厂区的安保巡逻,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尤其是技术人员和外来访客。同时,将技术图纸加密保存,只允许核心人员查阅。”
他还联系了四国联军制裁监督办公室,让他们向樱花国政府提出抗议,要求严惩幕后指使,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勒梅尔将军接到消息后,立刻派法国海军加强对青岛港的封锁,拦截可疑船只。
“秦先生,我们会全力支持钢铁厂的安全保卫工作,绝不让樱花国的阴谋得逞。”
勒梅尔将军在电台中说:“欧洲各国也会加强对樱花国的监控,防止他们再从事破坏活动。”
除了应对外部威胁,秦风还关注钢铁厂的技术创新。
他鼓励汉斯和华夏技术人员一起,对炼钢设备进行改进,提高钢铁的产量和质量。
“不能一直依赖进口技术,要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适合华夏国情的炼钢技术。”
秦风对技术团队说:“比如,我们可以尝试用本地的铁矿砂和焦炭,调整炼钢的配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钢铁的韧性和强度。”
技术团队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发出适合华夏铁矿的炼钢配方,不仅降低了15%的生产成本,还使钢铁的强度提高了10%。
这种改良后的钢铁,非常适合制造武器和铁路钢轨,很快就得到了华夏联合军团和铁路部门的青睐。
秦风看着改良后的钢铁样品,对身边的人说:“这就是我们华夏工业的未来!只要我们不断创新,培养人才,完善产业链,就一定能摆脱对列强的依赖,成为真正的工业强国。”
几个月来的一切,都在兴兴向荣的发展。
想要完成一统全球的任务,首先就要让华夏走向富强。
而这几个月,秦风的名字也逐渐在这个时代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就当秦风以为,一切都能按照计划正常向前推进时。
三个月后的某一天,秦星瑶突然在他脑海中提醒道:【爸爸,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听着瑶瑶的声音,秦风不由得有些疑惑:“说说看。”
【好消息是,爱丽丝发来电报,说第一批铀矿的采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问你什么时候有空回欧洲进行技术指导】
秦风目光一亮。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铀,是制造核武器和利用和能源最重要的物质。
拿到了这个关键材料,也就解决了百分之七八十的问题。
“那坏消息呢?”
秦风又问道。
【坏消息是...】
瑶瑶的声音中带着一抹不安。
【爸爸这半年来做的事,已经引起了全球天才序列玩家的重视】
【根据爱丽丝提供的情报】
【目前,苏俄、鹰酱已经签署联盟协议,并在欧洲笼络诸多强国,例如意呆利,西板鸭...】
【苏鹰联合的目的不明,但最大的可能...就是对抗以当代列强为首的日不落帝国,以及拥有核技术的爸爸组成的四国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