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此刻,全球都在等我复活 > 第114章 风云激荡,华夏玩家的情报

第114章 风云激荡,华夏玩家的情报(1/2)

目录

既不拒绝,也不赴德,而是用‘远程合作’的名义把这盘棋下下去。”

秦风站在邮局门口,看着街对面缓缓驶过的马车,眼神逐渐清晰:“直接赴德等于自投罗网,德意志玩家既然能快速捧起希特勒,就肯定在慕尼黑布好了局。”

“我一旦过去,只会被他们牢牢牵制。”

“但彻底拒绝,又会失去这个摸清他们底细的绝佳窗口。”

“我觉得远程合作,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远程合作?可希特勒要的是你去当首席顾问,远程怎么满足他的需求?】

秦星瑶的声音里满是疑惑。

“他要的不是‘我这个人’,而是我能提供的‘价值’。”

秦风转身走进邮局,指尖在柜台的信纸上游走:“德意志玩家捧希特勒,本质是想借他整合资源,但他们缺的是‘战略方向’,毕竟1919年的希特勒,还只是个有狂热情绪却没清晰规划的老兵。”

“我只要每隔几天给希特勒发一封‘战略建议信’,帮他出谋划策。”

“比如怎么进一步拉拢工人、怎么跟军方谈判,就能让他们觉得我‘有用’,从而放松警惕,甚至主动透露更多信息。”

说着,他拿起钢笔,在信纸上快速书写。

字迹工整却带着几分刻意的“谨慎”。

既体现出对合作的诚意,又巧妙地保留了退路:

“希特勒先生:展信敬悉。”

“五千马克之聘与首席顾问之职,实乃盛情,然我如今受戴高乐先生邀请,已在巴黎户籍核查科任职。”

“事务关乎法国内政,我若贸然离职,恐引戴高乐先生不满。”

“您既知德意志复兴需借势而为,想必亦懂‘不破坏现有局势’之重要。

“虽暂不能赴慕尼黑,然我愿以‘远程战略顾问’之身份助您:”

“每周我会寄两封信件,详述工人动员之法、军方沟通之策,若遇紧急事务,可通过巴黎日不落使馆转交密信(地址附后)。”

“待三个月后户籍核查结束,我必亲赴慕尼黑,与您共商德意志复兴大计。

“另,您信中提及三位陆军军官愿提供支持,若方便,可简述其所属部队与立场,我方能针对性制定合作策略,毕竟军方关系复杂,需谨慎应对方为上策。”

“顺颂时祺。”

“——秦”

写完后,秦风仔细检查了一遍。

确认没有暴露任何关于玩家身份的信息,才将信纸折好装进信封。

他特意选择日不落使馆作为中转地址。

一来爱丽丝手握日不落王室资源,能帮他截留密信,提前知晓希特勒的回复内容。

二来用日不落使馆作掩护,能让德意志玩家误以为他与日不落有联系,不敢轻易对他下手。

【爸爸,你让希特勒提供军官信息,是想通过这个找出背后的德意志玩家吧?】

秦星瑶瞬间明白了秦风的意图。

“没错。”

秦风将信封贴上邮票,投入邮筒:“能在短时间内拉拢三位陆军军官,背后的玩家大概率在德意志军方有背景,甚至可能本身就是军方出身。”

“只要知道这些军官的所属部队和立场,再结合爱丽丝的情报网,就能顺藤摸瓜找出那个玩家。”

“毕竟1919年的德意志军方,能有能力调动资源支持希特勒的,就那么几个人。”

走出邮局时,阳光已经完全驱散了薄雾,巴黎街头的行人多了起来。

小贩的叫卖声、马车的铃铛声交织在一起,一派热闹景象。

但秦风知道,这热闹背后,隐藏着无数玩家的暗手。

阿兰阿斯佩在波兰筹备军方资源。

爱丽丝在暗中调查苏俄眼线。

德意志玩家在慕尼黑操控希特勒。

而他,正站在这些势力的交叉点上。

用一封封信件和一个个布局,试图在这场“梦回万古”的生存竞赛中,为华夏玩家开辟出一条生路。

秦风快步走向市政厅。

走进户籍科办公室,他没有立刻开始工作。

而是打开档案柜,取出了关于“近期迁入巴黎的德意志侨民”的档案。

这些档案里,或许就藏着德意志玩家安插在巴黎的眼线。

“瑶瑶,帮我筛选一下这些档案,重点看1919年1月后迁入的,但消费记录异常的人。”

秦风一边翻阅档案,一边在脑海中说道:“德意志玩家既然能给希特勒寄信,肯定也在巴黎安插了眼线,盯着我的动向,我们得先找出这些眼线,才能掌握主动权。”

【好!我现在就开始筛选,预计半小时后出结果。】

秦星瑶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秦风点点头,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档案上。

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在他眼前闪过。

他知道,这场围绕希特勒的合作,只是他对抗德意志玩家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三个月,他要一边用远程建议稳住希特勒和背后的玩家。

一边借助爱丽丝的情报网和户籍科的资源,找出所有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为后续的核计划和华夏玩家的整合,扫清障碍。

...

巴黎的秋意渐浓,梧桐叶在市政厅前的广场上堆起薄薄一层金黄。

距离秦风给希特勒寄出第一封“远程战略建议信”,已经过去整整两个月。

这六十天里。

欧洲大陆的局势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的涟漪远超秦风最初的预料。

户籍科办公室的窗台上。

摆着一封刚从波兰前线寄来的信件,信封上印着戴高乐的私人火漆印。

这是两个月来,戴高乐第三次给秦风写信。

信中字迹带着战场的仓促,却难掩兴奋:

“秦风先生,多亏你此前建议的‘阵地纵深防御’策略,我们在华沙郊外击退了苏俄武装的三次进攻,还俘虏了两名苏俄军官。”

“更重要的是,阿兰阿斯佩改进的Kar98K狙击步枪发挥了奇效。”

“我的狙击小队在三天内击毙了十余名敌方指挥官,波兰临时政府已正式授予我‘荣誉军事顾问’称号。”

秦风指尖划过信中“阿兰阿斯佩”的名字,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阿兰阿斯佩在波兰确实没闲着,不仅靠武器改进站稳了脚跟。

还借着戴高乐的信任,悄悄接触了波兰的铀矿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