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终章 李逸继位!大唐成为日不落帝国!(2/2)
“本王也明白告诉你们,本王知道你们背后有靠山,但再大,也大不过陛下!”
“本王离开长安之前,陛下赐予本王先斩后奏之权,本王奉劝你们不要自误!”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三人的心上。
他们虽然有靠山,但李逸可是楚王,如果非要对付他们,他们的靠山还真不一定能保得住他们。
孙掌柜的脸色最先垮下来,他颤巍巍地起身,对着李逸躬身道:
“殿下,是草民糊涂!草民愿意降价,按每石六十文的价格卖给朝廷,只求殿下能饶过草民这一次!”
周掌柜和赵掌柜对视一眼,也知道不能再硬撑。
周掌柜咬了咬牙,也跟着起身:
“殿下,周记粮行也愿意按每石六十文售粮!”
“裕丰粮行也一样!”
赵掌柜连忙附和。
六十文,算上运输成本,基本上已经不赚钱了。
但李逸却摇了摇头:
“六十文?还是太高了。”
“本王给你们两个选择。”
“要么,每石五十文卖给朝廷,并且将你们囤积的粮食全部交出。”
“要么,本王治你们的罪!”
五十文!
三个掌柜懵了。
若是按这个价格卖,何止是没有利润可言,完全是要亏本。
周掌柜急了:
“殿下,五十文实在太低了!我们还要承担运输、储存的成本,这样真的会赔本!”
“赔本?”
李逸冷笑一声:
“赔本总比抄家灭门强!”
“你们好好想想吧,若是你们不接受本王的提议,那后果,你们自己掂量。”
三人沉默了。
他们知道,李逸已经给了他们台阶,若是再不答应,真的会万劫不复。
孙掌柜最先妥协:“殿下,草民答应!按每石五十文的价格,将所有存粮卖给朝廷!”
有了孙掌柜的带头,周掌柜和赵掌柜也只能点头同意。
李逸见状,让人拿来纸笔,让三人立下字据,签字画押。
看着三人颤抖的手,李逸心中没有丝毫同情。
这几个奸商,罪有应得。
待三个掌柜离开后,苏定方走进议事厅,开口提醒道:
“殿下,这三个粮商会不会耍花样?比如故意拖延交粮时间?”
李逸回道:
“放心,本王已经让人盯着他们了。”
“你再派一队士兵,分别去三家粮行的粮仓,监督他们装粮、运粮,若是发现有掺假、拖延的情况,立刻将人拿下。”
“末将领命!”
苏定方躬身应道。
不过,兴许是被李逸威慑到了,这三家粮商并没有搞什么小动作,而是老老实实把粮食都送来了。
有了这些粮食之后,粮食紧缺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但李逸并未因此放松,他接下来把目光瞄准了当地的大户。
首先,他让人在郡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旁选址,召集工匠日夜赶工,搭建起一座巨大是石碑。
石碑上面写着“赈灾义士碑”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下方还详细注明:
凡为赈灾捐粮一千石以上者,其姓名、捐粮数量将刻于石碑之上,永留青史,供后人瞻仰。
三日后,李逸让人将河南郡有名的大户们召集到官衙。
他没有直接提及捐粮,而是带着众人前往朱雀大街的石碑前。
李逸指着石碑,声音洪亮:
“诸位都是河南郡的乡绅名流,世代居住于此,深受百姓爱戴。”
“如今郡内遭遇洪灾,百姓流离失所,本王打算在此立一块‘赈灾义士碑’,凡是为赈灾捐粮一千石以上者,名字都会刻在这石碑上,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善举。”
听到李逸这话,大户们顿时心动了。
张大户眯着眼睛打量着石碑,手指轻轻捻着胡须,心中暗自盘算起来。
若是能将名字刻在这石碑上,不仅能提升家族声望,而且还能为子孙后代铺路。
想到这里,他当即上前一步,对着李逸拱手道:
“殿下,草民愿意捐三千石粮食!”
王大户闻言,马上大声说道:“殿下,草民捐六千石!”
接着,刘大户高声开口道:
“草民捐五千石!”
其他大户也纷纷表态,有的捐四千石,有的捐三千石。
短短半个时辰,大户们便一共捐出了四万五千石粮食。
有了这些粮食之后,河南郡粮食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并顺利坚持到了朝廷送来第二批赈灾粮食。
时间一点点过去。
一个月之后。
李逸顺利完成了在河南道的赈灾任务,返回了长安。
……
时间一晃而逝。
很快便是数年过去。
太子李承乾失德,被废除了太子之位。
楚王李逸众望所归的成为了新任太子。
然后。
又是十几年过去。
李世民病逝,李逸继位成为大唐天子。
在李逸的治理下,大唐开启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