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协商(2/2)
两家监理试验室都有相关的抽检报告,材料也都显示全部合格。
既然资料没问题,那就只能从现场和现有的箱梁及原材料上再找原因了,但是试样取样送检到新的检测公司,需要好几天才能出结果,施工方案的重新验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今天的调查,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但是还是有所突破的,在混凝土的强度检测中,除了标准的立方体抗压试验外,还有个现场快速检测强度的方法,那就是用回弹法。
简单来说,就是手持一个小型仪器,在混凝土做成的预制件上按照试验规范弹一些数据,收集来的数据经过分析之后,就能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
但这种测试方法不太准确,其测试结果也只能用来参考,不能作为最终的评定依据。
箱梁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50,也就是实际标准抗压强度要达到50Ma才算合格,可经过回弹强度检测方法,三标段现有的已到28天龄期的箱梁中,强度都不足50MPa,全部刚过40Ma多一点。
而无论是在项目部还是在监理方的试验检测报告中,所有的强度都是合格的。
尽管大家都已心知肚明,无论是施工方,还是监理方,至少在混凝土强度这一块就已经开始数据造假了。可是也得拿出有法律效应的检测报告来。
既然回弹法只能作为参考,那就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证明了,从现有的箱梁身上取混凝土芯样,再做抗压强度,这样就能彻底评定混凝土到底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取芯需要时间,送检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还是需要一定时间,这事儿就只能暂时搁浅了。
忙碌了一天之后,姜回和陈建直到晚上九点多,才吃上一口饭。
食堂专门给他俩做了饭,吃完后,姜回把陈建叫到了自己办公室,商量起对策来。
姜回显得非常疲惫,他瘫坐在椅子上,右手张开按摩着自己的太阳穴,问陈建:“李向西的那批材料,质量就那么差吗?”
陈建面露苦色,“其实钢筋质量还行,勉强能算合格,我估计问题就出在锚具、夹片和钢绞线上,这三样东西我们工地上没法检,只能靠检测公司来检,那个鲁东检测公司,我估计试验都没做,就直接出报告了。总监办也有试验设备,但意义也不大,李向西出的报告肯定全都是合格的,他给找的厂家嘛。”
事故发生时,是钢绞线先断裂,而施工工序又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就很有可能发生在钢绞线身上。当然这只是猜测,一切还得等事故调查小组的结果。
姜回没有说话,又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陈凡有些埋怨道:“我早就说了,和李向西决裂就完了,不能再有他提供的材料了,你看,果然出事了吧。”
“现在说这些还有个屁用啊?上次我们得罪了李向西,他三天两头儿地来找我们麻烦,你以为我想用他提供的东西啊?这不是没办法吗?他天天以不合格材料为由,把我们的材料都清场,我们损失多少钱了?”
姜回现在只能把怒气全都撒在陈建身上,上次举报李向西未能得到突破,果然招来了李向西疯狂的报复。逼得他只能和李向西继续交易,继续与李向西之前推荐的厂家合作,李向西这才收敛一点儿。
陈建说:“那我们是不是得找李向西协商一下,看看这事儿怎么解决?他提供的材料,这事儿他也跑不掉。”
“还协商个屁!万一查出来真是材料的事儿,李向西也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