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2/2)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猜不透她今天到底憋了什么坏?
见人聚得差不多了,郡主陆忱清了清嗓子,众人立刻吓得如惊弓之鸟般齐齐往后退了一步。
她满是鄙夷地白了众人一眼,从怀中取出那篇《悼木兰》,抖了抖,然后开始大声诵读。
刚开始,她念得磕磕巴巴,但总算是没念白字——要么说柠丫头是个大才女,知道她识字有限,凡遇到略显生僻的字就在边上标一个她必然认识的同音字,以保证她可以毫无障碍地通读全篇。
第二遍时,就明显顺畅了很多;到第三遍,已经可以读出抑扬顿挫来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三年前,陆贵妃要给长宁郡主择婿赐婚那件事。皇帝挑的人选是国子监里享有“小元稹”美名的著名才子元奉明,消息一传出来,满朝文武都觉得是桩郎才女貌的好姻缘。
但将门虎女的郡主陆忱并不喜欢这位文弱书生,心里不痛快又不敢忤了圣意,便求着当时才只有十一岁的杨冰柠写了篇文章婉拒皇帝。
那篇文章,是以晚辈的身份,向国子监的先生发出一连串灵魂拷问:
听说你们那有个‘小元稹’,小女子才疏,却不知是哪个元稹?
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元稹,又赠给情人薛涛‘言语巧似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的元稹?
是那位长安京兆尹的女婿,在老婆病重时跟比他大十一岁的名伎薛涛相好的元稹?刚写下千古流传的悼亡诗,转身就娶妾生子;准备去蜀地迎娶薛涛的时候,半路却又碰到了有夫之妇的歌女刘采春,便又留在湖州不肯走了的——
可是那位才子元稹么?
别看杨冰柠小丫头年岁不大,可正经是书香门第出身的才女。她不仅才思敏捷口才一流,诗词文.章更是优秀。没指名道姓,却人人皆知她说的是谁。
自此,皇帝心知郡主不愿意,这桩婚事便不了了之;但国子监的元大才子却因此成了朝臣的笑柄。
杨冰柠行文风格向来深入浅出,引用的无论是诗词还是典故,皆是十分通俗易懂,典型的扮猪吃虎派。这次的《悼木兰》是借用木兰战友的口吻讲述战争,哀悼无数死去战友及怀念木兰的一篇祭文。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十里荒沙送君去,不知木兰几时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木兰木兰难复还。
……
文字十分浅显,即使平时读书不多的陆忱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千余字的文.章通读下来,不觉又忆起当年父兄征战时的英姿,与敌人血战时的惨烈,以及自己贵为郡主却已是孑然一身、与亲人阴阳两隔的凄惨处境。
虽不见刀光剑影,却字字都扎进人心里。
渐渐地,连围观的大臣们也都不再议论,变得沉默不语,面带悲痛。
“行了郡主,别念了。”
这时,就见首辅杨宪上前一步,捋了捋雪白的胡须,对她说道:“我知道你是为什么来的,不如这就随我进宫面圣吧。”
陆忱对这老头的印象还行,若不是邱正的计策她也愿意听从他的安排,但是今天不行——
“我不是为了面君来的。”
陆忱语气坚定,面向众臣大声说道:“最近京城戒严抓捕凶犯,为了什么案子,相信各位大人心里也都有数。我就想问问各位大人:魏登家里死了两名家丁,他就有权把京城搅成现在这样吗?!我天机营将士虽是女流之辈,
也曾为了今天的太平日子流过血、拼过命,他魏登凭什么这么作践我们?!……这还有天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