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卖书了(1/2)
再说张桃和李承寿结束了一天在游玩,好好的放松完之后,本想回到家中就实行自己写话本子的计划。
但是却没有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
睿文书斋的马老板找上了门。
“小桃小姐。我媳妇娘家爹突然得了重病,需要用银子,我想问问咱们的营销计划什么时候开始?我想着赶快把书卖出去,也能接济一下媳妇的娘家。”
马老板的确是一个善良的人,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管媳妇娘家的事儿,尤其是在自己现在经济并不景气,没有银子的时候,更不会去管他人的死活。
但是在马老板看来,媳妇的爹就是自己的爹,虽然有儿子会照看,但是媳妇作为女儿也应该承担一定的抚养责任,该拿的钱该出的力,马老板从来都没有含糊过。
即便现在正处于睿文书斋的生死存亡阶段,在马老板看来娘家爹的身体健康,要比他的睿文书斋更重要。
其实关于书斋的营销计划,张桃和李承寿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只是张桃想选一个书院休息的日子作为直播带货的时间,这样能够增加书院学子们来参加的人数,但是很明显眼下马老板急用银子,就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件事儿了。
虽然说张桃可以把自己的银子先借给马老板,让马老板暂时度过难关,先拿去救人。
可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张桃断然不会把自己的银子拿出来。
不是她见死不救,而是彼此的合作关系摆在这里,如果自己这个时候把银子拿出来,那么就会让这段合作关系充满了其他的意味,容易让人多想。
这对彼此的合作以及以后的合作,都是极为不利的。张桃并不想让自己的直播带货生涯,因为这种事情而受到影响。
“其实营销计划我和寿哥儿已经做完了,原本想这种书院放假的日子咱们再开始卖,眼下既然马老板着急用钱,那咱们把日子提前就好了。
虽然说效果可能没有书院放假的时候好,但是马老板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人脉,在书院里多多宣传,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子来参加这次的售卖活动,
而且你可以在书院里和他们宣传,凡是书院中的学子来购买书都会有额外的纸墨赠送,相信想会不错的。”
一家店想要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获得良好的口碑以及市场认知度,那赠送商品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虽然老套一些,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这是无数商场超市营销宣传的惯用手段,是得到现在营销学认可的。
“这没问题。”
马老板一口答应,虽然说自己的睿文书斋近几年的生意越来越差,但是在学子们中的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和书院里的夫子们关系更是好。
即便是到了现在,南罗镇书院里的那些夫子们,通常也都是在睿文书斋里买书的。
毕竟他们并不在乎那几个银钱,书籍的纸张、用墨和质量,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
“好,那咱们两天之后在我的寿喜楼开播吧,我会提前做好各种宣传物料,马老板你只要负责在书院里宣传好就行。”
如何分配人员,将人员的利用率最大化,是张桃一直在锲而不舍所研究的东西,这次睿文书斋的宣传,张桃更是将一个人顶三个人用,每一个人的特点都发挥到了极致。
经历了张桃第一次的带货直播,南罗镇的人都在等着她第二次开播,所以当张桃把睿文书斋专场的宣传海报贴到寿禧楼门口的时候,整个南罗镇都沸腾了。
眼下大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抢到这次专场的入场券。
张桃根据上次专场大家的消费情况,将第二次入场券位置最好的十个位置,留给了第一次直播中消费最高的十个人。
张桃这么做是有目的的,就像经济学理论中所说的,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张桃也相信自己百分之八十的销售额是由百分之二十的人完成的。
且不说自己卖的都是符合民生的常用品,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消费本身才是最关键的,而不是所购买的商品到底是什么。
再者而言,大户人家对于书籍的需求量,要比普通老百姓多上更多。
至于剩下的其他门票,多半是由寿禧楼中每天定时定点派发的。当然了,睿文书斋马老板特意给南锣镇书院里的学子们留了一部分,而这部分学子所在的位置,也是张桃为了这次直播大夫所特意辟出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