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睿文书斋(2/2)
听说徐天宇和张桃有些关系,便求到了徐天宇的头上,希望徐天宇能够从中搭线儿,让张桃帮助他们销售书籍。
赚不赚钱对于睿文书斋的老板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不争馒头争口气,作为曾经南罗镇最大的书斋,若真是就这样草草收场,任谁都是不甘心的。
张桃对这种心理非常理解,自己也是做生意的,生意场上很多事情真的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所以听到徐天宇这么说之后,张桃从心里对睿文书斋的老板报以了同情。
“其实睿文书斋的书质量真的很好,老板也非常的仁义,知道我们这些学子都没有什么钱,总是给我们提供赚钱的机会,就连书的价格也要比平常的书斋便宜不少,但是南罗镇另外一家书斋却用很次的子墨来印书,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很多人为了贪图便宜,就去那儿买书了。”
说到这儿,徐天宇心里就有很多的气,作为读书人,他太清楚一本质量好的书有多重要,但是另外一家书斋的老板为了赚钱,根本不管读书人的读书体验,而那些没有钱买太多书的人,面对银子上的**,宁愿选择差了好几等,甚至字都看不清楚的次等书籍,也不来睿文书斋买好书。
“睿文书斋的老板,是不肯降低书本的质量,所以才经营不下去了吗?”
见徐天宇说了一半,气呼呼的在那瞪着眼睛,也不再继续往下说,张桃只好自己猜测的问道。
徐天宇这才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赶紧点点头,“小桃,你说的没错,马老板宁肯赔钱也不肯降低书籍的质量,依然坚持用上好的纸张和墨水来印制书籍,马老板一本书的成本都顶人家三本书的价格了,就这么硬生生的被打压了下来。”
徐天宇真的是越说越生气。
张桃点点头,她算是了解了,这种价格战在商场上实在是太常见了,不愿意降低产品质量,那必然会损失一批在价格上斤斤计较的消费者,更何况在南锣镇,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也没有那么多的钱,很多人家为了供一个学子读书,可谓是倾尽所有,所以如果有便宜的书能够让他们选择,即便纸张的质量和印刷的清晰度都不是那么好,他们也是可以克服愿意接受的。
而至于南锣镇那些有钱人家,在书本的选择上,当然会去鄱阳郡这些更大的地方去购买更好的。
如此以来,睿文书斋老板这种坚守底线不放松的做法,往往就会被打压了下来。
好在这马老板还有一丝不甘心,找到了自己的门前,若不然的话,睿文书斋真的就草草收场了。
“好,你回去告诉马老板,他的产品我接了,明天我就去睿文书斋好好看看他现在所剩的书籍,其他的事情就等我看完了之后在谈。”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南罗镇的人对读书人以及一切的读书用品,都是存在着敬仰和尊重之意的。
其实也不仅仅是南锣镇,在任何一个地方读书人都值得被高看一眼。
所以,如果自己能够帮睿文书斋把所有的存货都卖出去,那么自己直播带货的第二场算是彻底的站稳了。
能够把一家濒临倒闭的书斋起死回生,自己的销售能力是不言而喻的,任人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必然会对自己的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张桃要打开的就是读书人,以及读书人身后和未来可能存在的高端市场。普通老百姓计较的那一文两文钱,并不被张桃看在眼里。如果只是去赚那一两文钱的利润,张桃也有办法,只是财富积攒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张桃更愿意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其他人。
得了张桃的允诺,徐天宇满意的离开了酒楼,他得抓紧去给马老板回信儿,然后自己还得回书院看书。自己耽误了小下午的时间,说什么都得把时间补回来,不能被同窗落下的功课。
其实以前徐天宇并没有这么强烈的胜负之心,自己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也只是想着以后可以当个秀才,不用像父辈一样在家种地而已。
但是张桃把他的病治好之后,徐天宇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长远的憧憬。
士农工商,他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读书这一条路,给自己的人生实现质的飞跃,让他们家也能够因为他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也只有当官儿发财了,他才能够报答张桃对自己的再造之恩。
张桃可不知道自己随手对徐天宇的救治,会对徐天宇的人生有这么大的影响,对张桃来说,赚钱是最重要的,救人真的只是顺手而已,她从来举没有想过会有人来报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