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突骑向前(一)(2/2)
突骑连在正中央的四条车道驰骋,以超过150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呼啸着驶上潩水大桥。这是一座八车道的钢桁梁悬索桥,“桥塔描金绘彩,主索坚实紧绷,攀援其上的饰物每季一换从不重样,与幽蓝流淌的河水相得益彰,乃是明珠港这座旅游城市的最显眼地标”......
这些形容词是章伯洋上次相亲约会时,游艇上那个导游对着宣传册慢条斯理念出来的。如果是在白天,那这段写景文字还能称得上客观,可现在已经到了深夜,主光电探测——瞄准球所捕捉的景象,不管怎么看都与美丽二字无缘。
灯河照到的地方,尚能看到漂亮的装饰花纹。但突骑连很快就越过了车流尽头,正式驶入了明珠港的夜晚。虽然领导们一再往亮化工程上砸RMB,可路灯终究不能逆天,就算使足了功率烧到灯管爆裂,也无法驱赶笼罩大地的这片灰暗。
后半截大桥,呈现出一种毫无生气的灰白色调。灰蒙蒙的吊索,灰蒙蒙的隔离带,偶尔还能见到一辆灰蒙蒙的警车,与驾驶员一起坚守应急车道,继续自己孤零零的守望。
章伯洋没时间停下来敬礼,只好闪烁两下行路灯,向这些无奈的警察表示敬意。他命令中队各机将光电球调为夜视模式,然后按照操纵手册要求眯起眼睛,等到瞳孔适应新的座舱光照以后,立即顺着平整的水泥路面,一路望向了东北方向的战场。
那里已经尽在咫尺,如果没有受到阻碍的话,也就是一两分钟的车程。章伯洋的视线撞上黑乎乎的高楼群,随即折返向上,捕捉到了日渐稀疏的曳光弹流。突骑连刚刚上路的时候,那里还能见到炽热密集的火网,但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三道弹流,徒劳地追逐着未知敌机。呈现在显示屏上的斑驳画面,就仿佛把表现中东战场的军教影片,强行拉过来塞进现实一样。
散热风扇一刻不停地呜呜鸣叫,提醒驾驶员主控电脑处理这些影像究竟有多费力。章伯洋对此表示理解,他知道,中央姿控——火控计算机所用的龙芯2F处理器,与专业图形工作站有着不小的距离,只要它不出故障趴窝,偶尔发点脾气完全无所谓。
——————————————————————————————————————————————————
(接上节附录)合众国突骑使用的手持步枪,乃是基于大毒蛇系列机关炮设计,可以快速更换25毫米、30毫米以及35毫米口径的枪管。该型步枪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柯尔特M4系列卡宾枪,依靠方便的导轨系统与通用接口,可以方便地换装各种光学瞄准系统,有时候还会下挂90毫米榴弹发射器。
欧陆各国的手持步枪可谓五花八门。联合王国使用与合众国同型的手持步枪,同时还自己开发了一款无托结构的35毫米型号。哥特、罗马使用毛瑟公司的30毫米步枪,与大毒蛇机关炮通用30X173炮弹。西法兰克军装备GIAT公司的25毫米冲锋枪,以及博福斯40毫米口径“精确射手步枪”。
目前,联合王国、西法兰克正在倡导欧陆各国统一标准,选用CTA公司的40毫米埋头弹步枪作为下一代突骑装备,合众国军对此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这种步枪由于采用外能源自动机构,始终存在结构复杂、重量过大等问题,直到2015年仍然没有生产定型,空枪总重更是超过650千克,预计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全部研制工作。
除此之外,合众国陆军曾经试验性地装备了少量30毫米口径轻型冲锋枪,由游骑兵2营在中亚某国战场进行了试用。这种冲锋枪是在阿帕奇直升机M230型链式机炮基础上发展的,因为散步过大、精度过差被士兵们称为土豆投掷器,很快便全数撤装。不过,沙乌地王国倒是进口了一批原版M230,作为沙漠型“猎迷”的背部支援机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