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论文的份量(2/2)
英国,伦敦《自然》杂志总部。
《自然》子刊《自然材料学》的编辑和往常一样,审查着收到的论文。
电子化时代到来以后,大部分的论文都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过来。
自然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学术性期刊,成为了很多全世界各大高校以及科研单位最喜欢发表论文的地方。
当然《自然》的编辑对收到的论文是有自己三六九等之分的。
认为一流的论文一定是来自美国英国,欧洲各大高校和实验室。
这些论文编辑基本上简单地看一眼,符合投稿要求就会过初审,然后交给专业的人士进行复审。
而二流的论文则是来自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拉丁美洲的地方,这一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如美国和英国发达,同样其学术水平也不如欧洲和美国,但是随着近几年这些国家的发展,学术水平还是有显著的提高。
针对这些论文,编辑会详细地查看对于符合要求的也会通过交给复审去审核。
而三流的论文就是来自夏国大陆地区以及第三世界的国家。
这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学术发展水平更低了,而且学术造假非常严重。
所以针对这一些国家和地区发过的论文,自然杂志的审核编辑会严格的审查,先不看内容,只要你投稿的格式有一些不符合规范都直接给你毙掉,甚至都不给你通知直接扔进垃圾桶然后删除。
即便过了初审,复审也是非常的严格。
所以夏国大陆地区投稿的论文过稿率非常低。
夏国那边投稿的人数也不是很多,毕竟大家的学术水平有限,也知道投过来的稿件大部分都过不了。
还不如去寻找难度更低影响力稍微低一点的学术性期刊。
《自然材料学》审核编辑德克森看到了邮箱中有一个惊悚的标题的论文——二维平面材料石墨烯的生产制备方法和其物理以及化学性质的研究。
看到这篇论文之后德克森内心一惊,因为对石墨烯材料已经探讨了二三十年,但是一直到今年都没有被制备出来。
有很多所谓的科学家都宣布自己制备出了石墨烯,但实际上经过详细的查看之后,也不过是一些结构和石墨烯完全不相同的立体碳晶而已。
德克森对这篇论文这个是相当的重视,他准备点开详细查看一下。
可是看到邮件的来源居然是夏国大陆地区,德克森的内心就有一些疑惑了。
他第1个反应就是这篇论文并不是真实的,又是夏国人搞的学术造假。
最后他再详细地查看论文的撰写者以及来源的学校或者是科研机构,发现论文居然是以个人的名义撰写相关的,并不是来自夏国的任何一家学校或者是科研机构。
一般研究此类前沿材料的科研工作者在自然杂志这边掌握的全球的顶级科学家人才库里面都是有备案的。
要么是某个高校任职,要么是在某个研究所搞研究。
但萧江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陌生了。
而且在自然发表论文需要填写比较详细的个人信息。
比如你的姓名、性别以及年级工作或者学习单位等等。
当德克森看到萧江的年龄之后,更是无语。
20多岁的年轻人搞出了石墨烯材料,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
不过本着自己的职业精神德克森还是很耐心地打开了论文。
他简单地看了一下。
感觉不太理解。
自然审核编辑按照不同的子刊分类,也是由不同专业人士来任职。
所以在材料方面的编辑是材料学方面的专家级人物。
德克森觉得看着现在的论文有难度,更是认为他的这篇论文不符合逻辑。
再加上萧江是个人投稿,更不靠谱。
在点开论文5分钟之后,德克森将这篇论文定为不予通过,涉及学术和实验过程造假一类,扔进垃圾箱。
如果是美国或者是欧洲人发过来的论文,那么德克森肯定会予以回复告诉对方他具体的拒稿原因。
但是针对夏国这种国家发来的论文,没有必要进行任何的回复。
这就是所谓的学术鄙视链。
所以萧江发送给自然杂志的论文石沉大海。
而与之相反的是燕京复合材料学术期刊编辑部,也是燕京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编辑部的责任编辑,来自燕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院的副主任刘涛也在审核论文。
《复合材料》期刊一直致力于把自己打造为全球材料学的顶尖杂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受制于夏国材料科研水平比起世界一流水平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即便《复合材料学》杂志在国内的影响力不错,但是在国际上那就声音弱得可怜,影响因子也比较低。
投过来的论文也大部分都是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的论文,论文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这就导致了如果《复合材料》杂志的编辑想提高论文杂志的质量,那么你所通过的论文数量就不够。
你如果想保证定期发刊,那么你的论文质量一定要下降。
这两者就是悖论。
不过今天刘涛打开邮箱的,发现了1篇论文,让他非常感兴趣的是这是关于石墨烯材料的论文。
恰好燕京工业大学也在研究石墨烯材料,并且在石墨烯材料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世界的先进水平比较接近,但是就差那么临门一脚。
刘涛看着论文越看越惊心,整个身体不由得发抖,汗毛全部都竖了起来。
这篇论文完整地阐述了石墨烯的制备过程,设备原理以及所展现的惊人的化学和物理性能。
其制备过程就是当初燕京工业大学设想的制备过程,但是其制备的方式要比燕京工业大学工业大学当初试验的更加精确更加有效。
这一下刘涛激动了,他身体颤抖地,把邮箱里面的这一篇论文小心翼翼的保存在电脑上。
然后给系主任也是学校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内材料学专家何广坤打了个电话。
“老何,你在干什么?”
何广坤正准备给学生们上课,说道:“准备去上课呢。”
如此激动人心的事情,刘涛一刻都不想耽误。
他立刻说道:“你能不能先请个假,不要上课了,赶紧来我的办公室,有个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
这话一出倒是把何广坤给弄糊涂了。
何广坤说道:“什么事情这么着急,我上完课回来说不行吗?”
刘涛非常着急地说道:“的确是很着急,我这边在审核复核杂志投稿论文的时候,发现了一篇关于石墨烯制备方式以及相关物理和化学性能的论文。我刚刚看了一下,论文逻辑清楚,理论知识扎实,实验过程完美,论文的作者很有可能已经研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是石墨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