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商路的阻碍?(1/2)
从省城回来后,王老五因为故意破坏和诬陷,被公社罚了五十块钱,还被勒令当众给王小二道歉。这事让药材小组的名声更响了,周围几个村的村民都来找他们合作,想把自家采的药材卖给省城。
“这样下去,咱们的人手不够了。”赵晓燕趴在算盘上,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光靠咱们四个,根本收不过来这么多药材。”
苏晴也皱起眉:“而且质量没法保证,万一有人以次充好,会砸了咱们的招牌。”她指着桌上的几支黄芪,“你看这个,明明是三年生的,却说是五年生的,要是送到省城,肯定会被退回来。”
王小二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咱们得定个规矩,统一收购标准,再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帮忙。”他看向赵卫东,“护林队有没有可靠的兄弟?最好是懂点药材的。”
赵卫东想了想:“张大哥以前跟过老中医,懂些药材,他最近正好没事干,可以请他来帮忙。”他又补充道,“还有李婶,为人老实,做事细心,可以让她负责记账。”
“我叔说供销社可以腾出个仓库,专门放收购的药材。”赵晓燕眼睛一亮,“这样咱们就不用把药材堆在家里了,还能雇两个人帮忙分拣。”
说干就干,王小二怀揣着满腔热情,脚步轻快地迈向了张大哥与李婶的家门。张大哥一听这计划,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那在药材界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使得他只需一眼,便能精准地辨出药材的年份与品相,仿佛拥有了一双透视岁月的慧眼。而李婶呢,一听闻此事,二话不说便应承下来,她那细致入微的账目功夫,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经她之手,账目清晰无误,连一枚铜板都不会有差池。
不久,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小小的药材收购点便在村头热热闹闹地开张了。晨光初照时分,收购点便迎来了第一批送药的村民,他们或肩扛或手提,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日复一日,这里渐渐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村民前来,有的交流着种植心得,有的则好奇地打量着那些被精心挑选出来的药材,整个收购点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希望与收获的气息。
可没过几天,新的问题就来了。运输成了难题,省饭店每周都要货,但公社的卡车只有一辆,经常被别的单位占用,有时候不得不雇私人的马车,不仅慢,还容易损坏药材。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王小二看着堆在仓库里的药材,眉头紧锁,“再拖几天,这些猴头菇就不新鲜了。”
赵晓燕突然说:“我听说地区林业局有辆闲置的货车,要是能借来用就好了。”她有点犹豫,“就是不知道人家肯不肯借。”
“不试试怎么知道。”王小二拍了拍她的肩膀,“你跟我去趟地区,找李部长帮忙说说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