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封1044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喊冤

第一百七十三章 喊冤(2/2)

目录

鞫司官提醒曹茚,虽然他没有杀过人,也没有贪过钱,但他却以权谋私,帮韩晚的儿子韩书晰上下打点关系,将他安排进鸿胪寺做了书吏官。

鞫司官告诉他,韩晚业已招认,私下给曹茚送过银钱和铺子,都记在曹茚大姨姐内侄的名下。

曹茚听了这些,如泄了气的皮球,再不吭声。

和曹茚的狡辩不同,转运按察使韦骥一言不发,他也觉得自己冤。

论理,对地方的经济、行政、救灾情况等工作进行监察,是转运按察使的职权范畴。但自己就任以来,郭琇就从没让他碰过两浙路的一分一毫,自己就好像聋子的耳朵——摆设罢了。

“郭琇就没让我碰过半点两浙路的事,而且,两浙路已经有三位转运按察使了,我这个按察使就是个摆设,”韦骥一脸苦笑,

“我连两浙路都没去过,司官,这些您可以查呀。”

“什么?你身为两浙的转运按察使,连两浙路都没去过?你这官是怎么当的?”

鞫司官直接懵了。

“我就是个寄禄官,靠着驸马爬上来,在京里混日子的。”

韦骥倒是实在,不顾没脸,直接说了。

他苦笑着说,自己当了这么多年转运按察使,竟对两浙路一无所知,“两浙各处的山川地形、粮食亩产、水道漕运等,我都不知情,除了地方报上来的数字,两浙路在我眼里,就只是一个模糊的地名,和一连串陌生的数字。”

“司官,我就是一个糊里糊涂的按察使,一个当摆设的寄禄官。除了郭琇交代的事务,我就是在京里巴结驸马,他想听什么,我就同他说什么。他想做什么,我最多就是帮他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所以,市舶司和细色纲的事,真的跟我没关系。曹茚给韩晚家的公子弄进了鸿胪寺、郭琇指使韩晚私运、韩晚自己就更不用说了,他才是最大的罪魁。而我,我什么都没沾过。要说冤,我应该是最冤的那个。”

看着韦骥一脸“真诚”的样子,鞫司官连话都懒得同他说,气得直接抬脚就走。

监牢里“冤”声一片。

白府却仍沉浸在节日的热闹里。

依着节气里的惯例,白玉堂在家置了暖炉会,大家就着暖炉,吃些热酒,身上都觉暖烘烘地极是舒服。

虽然案子未结,但总算是等来了市舶司的赔偿,共计约六十万贯。

白玉堂让秦明羽先将这笔钱分给众番商和商户,他自己,则仍拒绝结案。

御史台派了人到行会,委婉地劝他,并透露称,这是宰相庞籍的意思,希望能早日结案,在开春之前,这样大家都能过个好年。

白玉堂摇头不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现在只是还了一小部分欠的账,钱账未清,害人的凶手也没找到,不将凶手交出来,我不结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