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1(1/2)
侯师傅的四合院里,石榴树的新叶刚舒展开,像一双双捧着希望的手。李晓光蹲在石桌前,指尖划过一张泛黄的东达染厂老照片——照片里的车间还亮着灯,老周师傅正弯腰调试染色机,他自己站在一旁,手里攥着刚学会验布的合格证。这张照片是王天明昨天从老工人家里翻出来的,递给他时还念叨:“老周师傅说,机器他隔三差五就去擦,就怕锈透了,等你回来。”
空气里飘着墨香,侯师傅正用毛笔在纸上写“染厂重启可行性”,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院外的蝉鸣混在一起,格外清晰。王舒坐在一旁,手里整理着李晓光母亲的复查报告,报告上“身体指标稳定”几个字让她松了口气,抬头时正好看见李晓光盯着照片发呆,轻声说:“阿姨昨天还说,要是染厂能再开起来,她想去车间门口种棵月季花,跟当年一样。”
李丽则靠在门框上,手里把玩着侯师傅的老花镜,语气直爽:“想重启也不是不行,但得说清楚,钱从哪来?机器能不能修?工人愿不愿意回来?别光靠情怀撑着。”她的话像一盆冷水,却浇得众人更清醒——东达染厂破产时的混乱还在眼前,欠薪、机器蒙尘、供应商追债,每一步都难走。
李晓光抬起头,眼里闪着光,却还带着犹豫——母亲刚稳定,王琴又刚从水灾老家投奔来,他怕重启染厂再出意外,拖累身边人。侯师傅放下毛笔,把纸推到他面前,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第一,机器:老周师傅能修,我联系了以前的老战友,零件能低价拿;第二,工人:老工友念旧情,只要有活干,愿意跟着干;第三,资金:‘临江纺织’还能再操作一波,凑够启动资金没问题;第四,订单:我托人打听了,城南服装厂缺稳定染厂,只要质量过关,订单不愁。”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众人回头,李晓光的呼吸猛地顿住——王琴站在门口,穿着简约的米白色职业套装,领口别着枚小巧的珍珠胸针,手里提着个黑色公文包,头发利落地挽成低髻,露出纤细的脖颈。此时的她比高二时褪去了青涩,眼角多了点都市职场人的干练,却还是能一眼认出——尤其是她看过来时,眼神里那点熟悉的亮,和当年在教室窗口看他的模样,几乎重合。
李晓光僵在原地,手里的检测报告掉在地上,他想开口,喉咙却像被堵住——当年是他为了躲徐涛的事,没说一声就离开,这几年他总在想,她会不会怨他?会不会早就忘了他?
王舒最先反应过来,手里的药单轻轻放在石桌上,脸上浮出温和的惊讶,脚步没敢太近,怕打断李晓光的愣神,她的目光在李晓光和王琴之间转了圈,带着点了然的温柔——她早从李晓光偶尔的恍惚里,觉察到王琴这个名字,知道是晓光藏在心里的人。
李丽挑了挑眉,把手机揣回兜里,走过去上下打量王琴,语气直爽却没恶意:“你是?”她的眼神里带着点探究,还有点护犊子的意思——这些年李晓光受了太多苦,她怕他再因为感情受伤。
侯师傅放下茶杯,站起身,目光落在王琴手里的公文包上——包侧露着半截面料样品,还夹着张印着服装公司logo的名片,他笑了笑,语气通透:“姑娘是从城里来的吧?看你这包,装的不是寻常东西,是来给我们送‘及时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