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切安好不必挂念。(1/2)
火势蔓延得太快,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山林便已经燃起了滚滚浓烟。
正是天干物燥的季节,慈济觉得,如果上天不能下一场及时雨,单靠人力,几乎是不可能扑灭的。
如果大巫在的话就好了,开坛求雨,总比如今的形势要好一些。
到了天色将明的时候,齐怀海已经让所有兵士撤出来了,远处的山林上黑色的浓烟如烽火一般。
大火连片烧了三天三夜。
山林里到处都是动物凄厉的惨叫声。
姜幼怀着抱着一只跌跌撞撞从山林里逃出来的小熊猫,可能同是动物,她心疼得紧。
小熊猫半边的皮毛都烧焦了。
还瞎了一只眼,整日整夜,痛苦的嚎着,滴水不进,没多久就死了。
慈济觉得姜幼过于心慈手软。
可姜幼觉得,这不过是个可怜的动物,不该被无辜的牵连进来。
顺着火势蔓延的方向,黔南的山脚下都挖了一米多宽的防火道。
平阳候的首级已经快马加鞭往京城送了。
大军有一部分已经迁回了平阳城,一部分在守城,一部分在修复城墙,省得都在黔南山林各处守着。
着了火的营地,不断地有溃散的叛军逃出来,三天的时间,齐怀海带着队伍至少围截了三万逃窜的叛军。
叛军作为俘虏,被姜幼押着去清理进入了枯水期的河道。
慈济带着另一部分俘虏,沿着被炸毁的河堤,和被洪水席卷的土地做进一步的清理。
一些死去的动物尸体,伴随着难以言说的腐臭味在空中弥漫。
王师的手令改为到达,即便是任务已经完成了,齐怀海的部队也不能撤军。
且不论南疆的虎视眈眈,平阳城的内部也需要整顿。
大火烧到第七天,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浇灭了这场人为的火灾,也为这片焦黑的土地带来的新的生机。
姜幼和慈济整顿了一下收编的俘虏,除了死去的一部分,还有差不多五万人。
齐怀海又给王都送了几份战报,慈济先前的计谋起了效果,南疆内部大乱,那位养蛇训鹰的小殿下段时间内也抽不出去身。
“王说,要我们把这群俘虏押送到盛京,那边在修建新的王城,需要大量的苦力。”
盛京在王都的东南面偏南的方位,距离王都还有两百里的距离,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是平原。
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迁都是很久至少大巫提出来的,地势南移之后,气温相较会回升一些,不至于存在连续四五个月的冬日。
且盛京地处中原腹地,的确可以大幅降低粮食运输成本,但是王都南迁,也并非只有好处。
战略重地南移,北方的蛮族还不知会怎样。
齐家人在,自然没什么问题,齐怀山威名远扬,单领出来,就足够威慑北方的蛮夷了。
这样的结局并不让人意外。
姜幼估摸着,又是大巫出的主义,这时代的战俘是不会被当做人看待的
王都建成之后,他们还是逃不了死的结局。
又或者说,他们根本活不到王都建成的那一天,俘虏一天只有一顿饭食,而且都是一些稀汤寡水。
繁重的体力劳动下,慈济都不敢保证,这些人能活过这个冬天。
齐怀海从厚重的竹简里取了一卷递给姜幼。
“云漓给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