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步步为赢 > 第五章:英雄少年(一)

第五章:英雄少年(一)(1/2)

目录

一早,白易天将写好的密函交给周公公让他亲自出宫一趟后;周公公也收好密函去往了宫外。

走来城楼的景风望着没有被战火屠戮,安居乐业的北国也不经想起了仍就受战火侵袭的南国。

那时自己和娘亲去往城中,抢救百姓还有那些将士时;看着那满地的尸体;还有抱着自己亲人失声痛哭的人。

我便在想为何要有战争,为何百姓要经历这些。所以那时我便决定,要是有机会我绝不会再让南国的百姓还有将士历经战火;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可是,北国的百姓又有何错;他们不应该在成为南国城中的百姓了。更何况这是她的家,若我将它毁了;她又何来的家呢。

景风知晓自己必须变更自己的计划后,也在心中想着自己必须要尽快让南国脱离战争才行。

带着墨心的信来到月阁的清官,按照墨心的吩咐想将信埋下去之时;也看见了之前被埋在这里的一封信。

上面落款写着墨心收,清官将这封信收好后;也把墨心想给他的信埋了下去。随后,清官带着那封信来到天牢后;也将它交给了墨心。

墨心拆开信,看着景风在信中言道:“心儿,三生得一世相知;相许已然是幸事。可你我皆为凡人,又岂能违背天意。而我亦只愿你自在安乐,可照着你的性子过活便好。”

墨心收好信,让清官转告白梨以后自己都不会再忤逆他之后;清官记下墨心的话也离开了天牢。此时的墨心看着透过窗户飘进来的花瓣,也想起了在月阁初见他时的事情。

那天晚上,无数道惊雷从天空劈向地面;使得地动山摇之时我也被惊醒了。之后我哭着想找糖姑时,也看见了站在院中身穿一袭白衣;俊美出尘站在桃花树下被灵蝶还有漫天萤火环绕的景风。

可那时的我望着突然出现的他,只是觉得害怕和惊慌。而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安,走过来俯身摸着我的头时;自己竟也觉得不再害怕了。

后来景风告诉我因为他想我了,所以才会来看我。但是没想到会让自己因此感到恐慌之时,也笑了起来。

然后,他对我说希望我可以生活在一个无忧,安乐的国家里幸福快乐的长大之时。虽然我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可那时我望向他那双像是深蓝色海洋的眼睛,令自己着迷喜欢之时;却又不知为何他的眼中总有一丝看不穿的伤感。

景风看着已经消散的乌云,告诉墨心自己会再来后;也消失在了墨心的眼前。墨心看着消失的人,以为自己在做梦之时;也关上了大殿的门。

此刻在殿中的白易天看着前来回禀前方战事的严泰,觉得洛长萧让所有人弃城而逃的这个决定;并非是有意为之时。让严泰告知三军在朝南国都城行进的同时,也要切记万不可落入他们的圈套。

严泰领命离去之时,白易天也总觉得此事定然和在这里的那个人脱不了关系。回到别宫的景风看着自己被翻乱的屋子还有在里面寻找着什么的纪离也走进了屋中。可是纪离看着回来的景风,也根本没有让侍卫停手的意思。

景风看着目中无人,将他当成小孩子的纪离;也直接一掌拍碎了自己的桌案。纪离和侍卫们看着年纪虽小,但是内力惊人的景风也不经被震慑了。

“纪将军,要是想在景风这里找什么密函;信件的。何不与我直言,我亲自找给你们便是;何劳你们亲自动手。还有我好歹算是你们皇帝请回来的贵客,你们是不是应该对我客气一点。不然要是被外面的人知道我这个南国贵客竟然被北国皇室当成囚犯对待,说出去也只会让你们皇上被全天下笑话吧。”

“末将身为禁卫军统帅,自当有义务保证皇上的安全。再则楚公子若然真的问心无愧,何惧被在下等搜上一搜。”

“我的住所就那么点大,你们若真的能找到什么有用的证据不是应该找就找到了吗?还有我手中有没有密函你们会不知道,毕竟你们的皇上可是在我踏进这座皇宫之时就派了你们在暗中监视我不是吗;何必又演这么一出给我看呢。”

“我们皇上也是为了楚公子的安危着想,请楚公子切勿多心。还有今日是在下失礼了,在下这就命人将公子的住所恢复原状。”

“我的东西,不需要对它不敬的人来碰。还有今日我暂且相信此事与北皇无关,不过也请纪将军记住你只是臣子;若是总想越俎代庖。小心到时小命不保,人头落地。”

纪离听着景风句句灼心的话,忍住所有的怒气之后也带着手下的人离开了别宫。景风看着离开的人,关上房门在一堆散落的书籍和衣物着寻找什么时。看着那个完好无损的竹筒将它从中间拆分开的同时,看着放在里面的信也想起了两年前的事情。

两年前北国突然发难,扬言要取我南国都城之时;皇上只能提出以太子作为交换条件来换取天下安宁。可无奈太子本就胆小怕事,身体孱弱;得知此事以后更是一病不起。

此刻文王府内,洛则知晓这是他自己赢得自己父皇器重的一个机会之时;却也仍就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于是他便派遣司马策去往楚府,希望能够请楚叶出山帮助自己。可是此时去往楚家的司马策,却仍就担心自己根本无法完成这次的差事。

因为自从当年楚叶辞官带着名满天下的神医青岚和二人所生之子楚景风隐居山林之后,便立下了一条规矩那便是皇族之人一旦踏入楚家大门当斩不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