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安排在小四爷身边(2/2)
他夹七夹八,顿说,我如堕五里雾中,李卫忙赔笑道:
“继善公的母亲是小娘,自然不得与封诰命……尹泰老相公的正室妒忌得很,尹泰又是老古板,到如今继善这么大官,母亲在家还是青衣荆钗,站着侍候老爷子太太。这事继善没处说,只有自己苦罢了……”
弘历听了不禁点头叹息。
李卫转了话题问道:“爷的随从奴才们呢?爷在这边和邢家兄弟练功夫,他们都不在跟前侍候?”
弘历笑道:“你李卫是天下治盗第一能吏,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因这两天就要走,我打发他们到街上买图书。皇上仍旧是内热,我已经写信给黑龙江将军,叫他提活熊送北京取胆,我从这边带点真牛黄回去。还有我母亲,也要带点东西,其余的人都在后院打裹行李。但看来你这里还不能夜不闭户啊,大白天的,几个人眼皮子底下竟有飞贼偷我的银子!“说着便将那张字递给李卫。
“是么?!”李卫吃了一惊,双手接过纸笺看看,有一半字不认得,便递给范时捷道:“老范,这贼也太不给面子,总是我不知什么时候说了满话,到四爷这儿来出我的丑。你是识字人,给咱念念!”
范时捷又是吃惊又是好笑,读了诗,说道:”这贼不像有歹意,提醒四爷路上小心些。他这么显摆能耐,有意为朝廷效劳也未可知。“
“格老子的!”李卫咬牙笑骂道,“这都是甘凤池一干人弄的,撒英雄帖在南京会筵,招惹得外省这些不三不四的毛贼来捣蛋!黑嬷嬷陪端木良庸回去完婚去了,原打算请他们顺道护送四爷,如今看起来只有奴才亲自送您回去了。”
又指着二门前站着的我们说道:“这是黑嬷嬷家的几个亲戚,她老了,叫家里人来侍候端木。端木他们回山东,我留下了这几个人,这几个丫头吹拉弹唱都能来一手。路上侍候四爷,到底比男人粗手大脚的好。”
范时捷笑嘻嘻地看着邢家兄弟道:”怎么样,不吹嘘‘打遍山东无敌手’了?这回现眼,等着挨你家老爷子的家法板子吧!“
李卫便招手叫丫头们进来。
弘历见四个人臊得满面涨红,忙止住了范时捷说话,道:“当时我们全神贯注练功夫,是大意了,何必责之过深呢?我回京,还由他们护送,李卫你放心,这贼绝不是冲我的命来的。你也甭亲自送,为一张小小帖子这么闹起来,不怕人笑话你少主子?”
因见那个我们已款款进屋,便不再言语,他留神打量我,“巴巴髻上插着象牙簪,容长脸儿高鼻梁,一望可知当年也是美人胎子。”
范时捷说罢,弘历微微一笑。然而目光却紧紧锁着我。
但两个女子形容都还小,只在十五六岁年纪,都是放了足的,一色撒花葱绿裤,鹅黄滚边绣花衫,容貌并不很俊,但齐站一处,犹如并蒂两枝黄花婷婷玉立,别有一番风致。
弘历年少才高风流倜傥,只因是钦差大臣在外,有关物议,身边不便携红带绿,整日只有几个汉子伏侍,见她们风致楚楚腼然赧颜站在书房里,顿觉精神一爽,把~玩着手中折扇笑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出前福了一福,说道:“奴婢姓甄,甄嬛,主子叫我甄嬛的就成。”
又指着两个女孩子说道:“这两个孩子是两胎双生,都是黑嬷嬷的女儿。眉心有朱砂痣的是姐姐,主子给他起名儿嫣红,这个是妹妹,叫英英。”
“主子?”
“哦,就是黑嬷嬷,”我说道,“嬷嬷本家姓方。永乐靖难年间就败了,那时就是方家的世仆。端木家是因为收养方家子孙有恩,方家才认了恩亲,对外头说是主仆,其实不当奴才使的。。”
我没说完,弘历已经明白其中的瓜葛,想不到李卫整日夸说武林里的端木和黑嬷嬷两个家族竟这么久远的渊源!思量着笑道:“既是方家,又是靖难时败的,一定是方孝孺了,忠臣烈士之后,相扶相携三百余年,这也算一段佳话呢!”
说着便取杯要吃茶,我不待吩咐忙从茶吊子上摘下壶,嫣红撮茶,小心沏了三杯用盘子端了过来,英英将壶中热水倒了面盆中,又续了凉水,把搭绳上毛巾浸了三块,趁热拧出来,三个刚饮了两口,噙香品味间,热毛巾已送了上来。
弘历不禁笑道:“屋里的伏侍差事,还是要女人。我带的几个男仆,忠心也尽有的,一到这些事上都活似傻~子。”
见李范二人笑道起身要告辞,弘历忙又道:“别忙着走,我还有点事。天也好早晚的了,呆会儿我还要去看看李卫设的粥场。晚间你不是还要请我么?就便儿一同就去了。”
“是!”
李卫和我对视一眼,又坐了下来。弘历丛书架上取下一个镀金木匣子,用手一揿机关,“啪”地打开了,取出一封黄绫封面的折子。二人一眼瞧见是四爷常常批复用的请安折子,忙站起身来。李卫便问:“皇上有密谕么?”
弘历点点头,把折子交给范时捷道:“给李卫读读。”
范时捷一眼瞧见是皇帝手迹,忙打一躬,恭恭敬敬读道:
十八日折悉。朕近日身心皆有所不安,时时身觉灼热,头亦眩晕如有鬼神。可留心访问,有内外科好医生与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讲道之儒士、俗家。倘遇缘访得时必委曲开导,令其乐从方好,不可迫之以势。厚赠以安其家,一面奏闻一面着人伏侍送至京城,朕有用处。竭力代朕访求之,不必予有疑难之怀。你荐送非人,朕亦不怪也,朕自有试用之道。如有闻他省之人可达,将姓名来历密奏以闻,朕再传谕该省督抚访查。不可视为具文从事。
可留神博问广访,以副朕意。慎密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