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清宫诀 > 第128章 酒楼遇道人算卦

第128章 酒楼遇道人算卦(1/2)

目录

张廷玉没料到允祥还没退出,见他兄弟谈得兴头,正懊悔自己来得太早,听四爷吩咐,忙答应一声,至案前援笔濡墨,等着四爷发话。

“着原大将军王允禵实晋郡王位,赏亲王俸。”四爷说道,“所遗大将军缺,即着甘陕总督年羹尧实领,进京陛见后就职。”

这是很简单一份诏书,张廷玉一挥而就,双手呈过旨稿。

四爷一边看着旨稿,又道:“允祥在先皇手里办过不少差,都做得漂亮,先帝多次对朕说‘胤祥乃吾家千里驹’,朕也早就深知道他,如今又在上书房参赞机枢,朕看给个亲王,赏个三眼花翎,还是该当的——允祥你不要辞——廷玉,就照这个意思润色*!”

说罢也不归座,就站在案前立等。张廷玉文思极敏,皇帝说着,已在打腹稿,待四爷说完,略一属思文不加点,走笔疾如风雨,顷刻而成,双手呈了上来,四爷接过看时,旨稿写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十三贝勒允祥,公忠廉能,勤劳王事,屡办要差,卓有劳勋于国家,皇考在世时每向朕言及,‘胤祥乃吾家千里驹’,朕在藩邸亦深悉其能。今即着允祥晋封怡亲王,赏三眼花翎,以示朝庭褒忠奖良之圣意。钦此!

四爷看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就这样,今晚朕用玺,明天就发出去,允祥的允禵的明发,年羹尧的廷寄。”

“衡臣,”允祥的目光在烛下灼然生光,“上次我们议过,国丧期间暂停追查亏空,所以原拟六部十九名官员查抄财产停下了。丧一过,事情照旧办,明天下朝,你知会顺天府,步军统领衙门,叫他们堂官到我府,我向他们交待差使。”

张廷玉吃惊地看了一眼多日来一直萎靡不振的允祥,不知为什么突然如此精神焕发,忙打千儿道:“遵怡亲王宪令,臣即照办!”

“这都是些国蠹,不必心慈手软。”四爷在旁插话道,“这阵子没清抄,只怕有些财物已经转移,要狠狠追,只防着他们自杀,不怕他倾家**产!”

“扎!”

“你们跪安吧!”

“扎!”

四爷亲自送他二人出殿,站在丹陛上深深吸了一口清冽的冷气,像一尊铁铸的人似的,站了许久许久。

十四回来之后,满脸的惆怅,我不禁的安慰他一番。

一席话说得他也笑了,“可不是,我也糊涂了,以为自己还在朝廷呢,真是笑话。走,吃饭去!”

他紧紧攥着我的手,我没有挣扎,我知道现在的他是为了不让我担心,强颜欢笑罢了。

捱擦着人群又往前走了半箭之地,见一座酒肆高高矗立在街北,下头朱楹青阶一排儿六间门面,上头是歇山式顶子,出檐木廊临着街面,挂着四盏红纱西瓜灯,泥金黑匾上写着四个字:伯伦不归“刘伶到此要醉死。”

十四笑道,“这老板好大口气,只这笔字风骨不俗,倒像是哪里见过似的。”

我道:“这是去年才开张的,穷京官无力问津,我从没来过,只听说老板也姓刘,叫刘叔伦,倒难为他思量这名字。今儿跟了你这阔东儿,我可要大快朵颐了。”

一头说一头拾级上阶,里头跑堂的已经迎了出来,一手甩了一下毛巾搭在肩上,一手挑帘,唱歌似的高声吆喝:“来两位,里头请——要雅座?”

看时,楼下散坐着几十个人,三五成群,都是举人打扮,有的吆五喝六拇战正酣,有的醉眼迷离仰首望天出神,有的摇头晃脑吟诗作词,还有的吃醉了,强拉着别人听自己的八股时艺,乱哄哄的热闹。

看了看楼下用纱屏隔起的雅座,十四道:“我想清静,楼上有好地方儿么?”

伙计打量一眼十四,见他穿一身酱色湖绸灰鼠棉袍,上面套一件玫瑰紫猞猁猴风毛坎肩,簇新的一统毡帽上打着绛红绒结,一望可知是个应试的贵介子弟。

我其貌不扬,却也干净利索气度轩昂,略一迟疑,笑道:“爷台是头一回来吧?上去瞧瞧就知道了,新装的红松木雅座单间,大玻璃隔栅,走遍京华,咱们伯伦楼是头一份儿!”

我点头一笑和十四拾级登楼上来,果见靠北一溜儿六间雅座,都是蛤色*油漆一新,南边却是打通了的,看样子是专作包席堂会所用,桐油地板擦得锃明净光纤尘不染,西南角还设着一个大卷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墙上专供题写诗词的水牌旁边,还有一座当时民间极为罕见的踱金自鸣钟。

十四见西边的雅座空着,一边推开玻璃栅门进去,笑道:“这里甚好!”

“小的怎么敢诓爷!”跑堂的随着进来擦桌抹椅赔笑道:“既然这地方入爷的法眼,回头多赏小的几个就有了!——请问爷,用什么酒菜?”

“菜随便,两个荤的两个素的。”十四适意地坐了,将一根油光水滑的大辫子向椅后一甩,“不知你们有什么酒?”

“回爷的话,要什么酒有什么酒!”

十四见他如此吹牛,成心要难一难他,取出五两一锭银子往桌上一放,说道:“我要——玉泉露春!”

玉泉露春是用京西玉泉水所酿,因玉泉水专供大内使用,所以民间极其难得用来酿酒,不料话刚出口,伙计便答道:“有!不知爷的口味有多重?要单煞、双煞,还是三煞、四煞?”

我也吃一惊,在户部为大内设筵,随部陪宴,才尝一次四煞的玉泉露春。正要张口问,十四笑道:“玉泉酒虽好,是这几年才酿,太暴,有没有入贡的陈年茅台?”

“有。”伙计略一迟疑了一下,说道:“不瞒二位说,入贡的酒是从老公儿们那儿弄来的。货真是地道货,只您老明鉴,偷来的锣鼓打不得。爷不传言,就是体恤小的这份草料了。”

我心下吃惊,越发不知这家老板来头,看了一眼十四,他却悠然说道:“这个自然。打一斤半来吧!”

跑堂的退下去了,这种场合我们俩都不便说话,兀坐在雅室里呆呆出神,隔板房间壁七八个举人正在用酒筹行令,两个人倒渐渐听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