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四爷荣登大位(2/2)
一抬眼见胤祥进来,便命隆科多:“畅春园是个花园子,大行皇帝的梓宫停在这里欠庄重。一会儿朝会罢,要护送大行皇帝至乾清宫奉安。你去传旨十七阿哥,这大的雪,进城清道的差使交丰台大营。另点三千兵马暂充朕的近卫,会同善扑营御林军,今晚西时回城。”
“喳”隆科多忙应一声,又问:“请旨,今晚万岁歇宿园内何宫,奴才好预为筹措。”四爷抬眼望望窗外,轻轻叹息一声,说道:“大内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留着万岁的圣迹,而今人亡琴在,朕不忍心立刻进宫,将朕的住处四贝勒府,即行晋升行宫。今晚,还回去吧。”又回顾胤禩等人,温声说道:“十五岁以下的弟弟可以退出了。其余的兄弟随朕左右参赞朝务。朕心里悲恸迷乱,一时也离不得你们。”隆科多连声答应着退了出去。
阿哥们虽不服气,但此时人在矮檐下,谁敢不低头?见他如此专断,心里别扭着,却都伏身叩头:“雍正皇帝万岁!”
“发旨年羹尧,飞马传十四阿哥允禵回京奔丧,可带十名从人验关放行。”四爷眼中放着灰暗的光,“国家大变,还要严防奸佞小人乘乱作崇。明发诏谕,传令各地方官安守职分,弹压地方。命各州县开仓赈济,有冻死一人饿死一人者,着该地道府监察御史据实参劾——着兵部下牒,将北京九城暂时封闭,天下兵马非奉旨不得擅调一卒!”
几道严诏雷厉风行,四爷侃侃而言滴水下漏,张廷玉听一句躬身答应一声,走笔疾书。须臾,几封紧急措置诏书便飞递出去。一时隆科多进来,四爷略一整理衣饰,冷冷说道:“走吧。”
“万岁爷发驾了!”
一声声传呼从穷庐递送出去。
雍正皇帝率领十四个亲王贝勒贝子,冒着大雪牵车推辇,步行护送康熙的灵车回大内,在乾清宫正殿停梓,布置灵堂,安排关防,直忙到深夜才回到雍和宫,只见门神已经封了,九盏硕大无朋的白纱大灯笼挂在门洞倒厦的滴水檐下。九门提督、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善扑营和顺天府的兵按区划分别布防,宿卫毡幕以雍和宫为中心,东西南北护得严严实实,沿街两行三步一哨五步一岗,都是持戈执戟悬弓带刀的卫士。
见允祥办事如此周张,四爷不禁皱了皱眉头,不言声进来,只瞥了瞥满院通明的灯火,径往枫晚亭迤逦而来——尽自下着雪,所有道路的积雪是早已清理了的——我一干人早已候在枫晚亭的檐前廊下了。
“就在家住一晚,天不明我就进去了。”四爷坐下,吁着寒气,抚着有点浮肿的腿说道:“按理说,孝子苫块守灵,今晚我不该回来。只是乍逢大变,宫里情形不明,回来略住一住,老十三也太费事了,有丰台大营还看不住这么个院子?”
我满脸倦容,靠在椅上,似乎有点强打精神,说道:“万岁,是我叫十三爷这么办的。五路人马平素不相统属,共同护驾,十三爷居中指挥,就不至于有意外。这个时候越小心越好!”
四爷点头道:“既是你说的,自然万无一失。”
我靠窗坐着,一阵冷风从缝隙中袭进来,不禁打了个寒颤,忙道:“臣不敢当。万岁一身系天下苍生安危,垂拱驻跸,原该严谨。”说着看一眼文觉性*音,两个人也都无话。
至此君臣词竭,默然相对。四爷突然升起一种寂寞感,觉得和周围的人之间有了一堵看不见的高墙。想了想,正要说话,周用诚进来道:“万岁爷,十七阿哥请见”
“唔”四爷看了看怀表,已到子正时分,略一沉思道:“叫他进来。”
“万岁。”我欠身说道:“今非昔比,您不宜善听善见。”
四爷不禁一笑,说道:“话虽如此,十七弟是我心腹兄弟,怎么好给他闭门羹吃?怎么措词呢?”我轻声叹息一声,对周用诚道:“你回十七爷话。万岁稍息片刻就进宫。有公事请他转告张廷玉处置,要是关防的事,请十三爷处置。要是私事,你就说天子没有私事。万岁,这么回话可成?”
四爷站起身来点点头,他已经明白那堵墙是什么了。思量半日,无话可说,只叹了一口气,抬脚去了。除了我,连家仆长随都跪地送行。
张廷玉答应着出去了,所有阿哥都跪直了身子,愣愣地看着四爷,不知他有什么话要说。四爷满面戚容,头一个月没剃,前额上的头发已寸许来长,看去显得十分憔悴,他苍白着脸来回踱了许久,语气沉重地说道:“……都起来吧,今日只论兄弟,不论君臣……”他仰脸吁了一口气,款款说道:“这个帝位传给我,我是万万没想到。不但我,我是各位哥哥兄弟、满朝文武,料到有今日的恐怕也很寥寥……”他开篇这几句,无头无尾,似叹似嗟,众人都不知是什么意思,都瞪大了眼睛。
“自古皇帝不长寿,道理很多。”雍禛脸色*愈加苍白!?有的是享福太多,子女玉帛将息着,声色*狗马淘虚了身子。有的是妄想长生,讨不死药,炼九转丹,反而戕害了性*命。所以打祖龙算起,活过七十大寿的皇帝满打满算只有三位。唉我们都见到的,父皇盛年身子骨儿什么光景?他老人家一生不贪酒色*,不爱财帛,不炼丹药,为什么也只活了六十九岁?——这件事我想来想去,是我们爱新觉罗家命中所定!”
四爷慢慢踱着,看也不看众人一眼,只管娓娓而言:“朱元璋说过,自古胡人无百年之运,细思五胡乱华到元朝,确是如此情形。我们满人只有那么百十万人,入主中原,要不朝乾夕惕惴惴然如履薄冰,那就好比在太湖里撒一把胡椒面儿,终究变不成胡椒汤!我们何其艰难!尽着些小心翼翼,早起五更,夜伴明灯地勤政,还有多少阙失难以周全!据我看,圣祖就是为天下苍生、为统御华夏呕心沥血,活活累的了!”
“所以当皇帝是苦事,我们满人当皇帝万是极苦的事”四爷瞥一眼兄弟们,无声无息了一下,“论才学,我比不上三哥;论忠厚,我比不上五弟;论识量,八弟是最好的;任艰任烦,要算十三弟;论起行兵布阵,我不及十四弟。因此,选中我入继大统,做这极苦的事,不但没想到,我也不愿做!兄弟们都在这里,一个外人也没。你们谁说我说的不是,或者你们谁愿意做这皇帝,今日当众说出来,我让位给他!”
他口似悬河滔滔不绝,像是谈心,又像是劝说,语气中既不乏诚恳,又带着一种巨大的威压,兄弟们都被说得目瞪神痴,眼见允祥虎视眈眈注目众人,外头刘铁成张五哥一干侍卫仗剑瞋目挺身而立,哪一个敢作仗马之鸣?
“既然你们不愿,我只好勉为其难。”四爷皱眉道:“为祖宗大业,我必定宵旰勤政,不负先帝重托。我虽生性*认真,但并不刻忌,得饶人处,我也能饶人。只要不怀着异样的心思难为我,怀着不轨之心要怎样怎样,我在政务上有阙失,你们还像从前那样,只管提醒我,辅佐我,不但我知恩感戴,就是阿玛在九泉之下,见我们兄弟和睦,共治天下,他老人家必定也是欢喜的……”说着便掏出手帕拭泪。允祥见他这样,率先起座跪了下去,泣道:“皇上如此重手足情谊,推心置腹,就是石头人也感化了!如今君臣之分已定,我们一定遵皇上圣训,恪尽臣道,同治圣化,把天下理好,以报先帝和万岁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