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只为风月情浓 > 第二十三章:红衣惹人怜

第二十三章:红衣惹人怜(2/2)

目录

那屋门外停顿一阵,又响起那小宫婢的声音:“殿下,世子问您,在子桐山可有见到玉寅公主,玉寅公主近来可好?”

玉寅的手微微一顿,眼珠微转,眼前不禁浮现起玉邻那张粉嫩的笑脸。还真是难为这个弟弟这般惦念她。

“你告诉他,见到了。就说玉寅公主好得很,让他不必挂念。还有,记得叮嘱他好好看书。”

“是。”

六月二十一,天还未亮,整个程国王宫早早地便挂好了灯笼,红毯铺地,一直从玉寅住的宫殿转至泰华宫,再从泰华宫一直到王宫的宫门处。因程国王宫宫婢只能着素装,好不容易盼到了大喜的日子,终于可以穿上一身粉衣了,宫婢们早早地便梳洗好了。

这一天,王城戒备森严,城门提早了一个时辰开门。

就连空气中似乎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玉寅早早地起了身,盥洗完毕,在一干宫婢的环绕之下,梳妆换衣。等到她腿已经开始发麻了,那上妆的宫婢,终于替她搽好了最后的一层粉。

宫婢花灵为她戴上最后一只玉镯,便开始夸赞道:“殿下可真好看。”

玉寅点头,眼里含笑,然说出的话却让人不禁心寒:“确实好看,挺像玉明的。”

花灵一个激灵,吓得赶紧闭嘴。

接过檀盒里的扇子,起身,在一众宫婢的整理下,玉寅穿上了最后一层外衣。然后推门掩面,脚下踩着红毯直直地朝着泰华宫的方向前去。

大抵是程王为了弥补她,进而特意命人打造的凤冠足足比寻常的重了一倍,戴着她脑袋着实发疼。

嫁衣似火,曳地一丈,仔细一看,那嫁衣上还用金线绣着花纹,看起来不是一般的华丽。

玉寅目光悠远,她的身后跟着数十位宫婢,这些宫婢跟她的命运一样,从今日起离开程国便将老死不得回来,最终被葬在千里之外的车云国,随着风吹雨打,坟头爬满青草,最后渐渐被夷为平地。

说不定日后,她的坟陵之上还会建造宫殿呢。

玉寅站在泰华宫门口,却迟迟不肯进去。高堂之上的程王和周围站着的臣子一个个面色十分难看,但知情的人转而一想,这人是玉寅公主而非玉明以后心中也就释然了。

毕竟玉寅这人性子古怪,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程王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起身从那高座上走了下来。一直到出了泰华宫的殿门,站在玉寅的面前。见她一扇遮面,只露出一双眼睛,眉心点缀着花钿,长发高盘,发冠上的三对金钗垂下的流苏一直蜿蜒到她的脑后。

程王微微失神,原来他的女儿已经这般明艳动人了,他伸手替她将脑后那缠在一起的珠子分开,然后说道:“珍重。”

玉寅轻笑,退后一步,跪在了他的面前,随着这一跪而来的是众宫婢在她身后的白玉台阶上跪下。

玉寅朝着程王行了一个最隆重的大礼,然后在花灵的搀扶下起了身。

“是该珍重了,此去一别,我便再也回不了头了。”

程王一顿,心中苦涩,然后从身旁站着的宫中老姑姑的手中接过喜帕,为她盖上。

这一天,史官在资料上记载的内容如下:程王十九年,有女玉寅,封号婉宁。年十五年,婚车云。玉寅离去,终不再回。

程国历史上,关于玉寅这个人的记载不过寥寥数笔,然后就是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却将她作为公主的一生囊括无遗。

宫门之外,众禁军队伍整装待发,整条朱雀大街都被全程肃清,唯有那二楼窗户里探出的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脑袋还在证明着,这条大街其实是很热闹的。

玉寅在花灵的搀扶下上了花轿,待她坐稳后,只听得一声“起”,那宛如长龙的队伍,才慢慢悠悠地动起来。紧接着,那花轿便四平八稳地朝着城外的方向离去。

这时,天色还早,王宫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宫檐上的琉璃砖上,刺眼得很。玉寅低低地抿了抿唇。

“永别了。”她轻轻呢喃,不知是在对谁说。

看热闹的群众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站在窗边,有的眼中充满艳羡之情,有的却在感叹再怎么受宠也不过是一个国家为了换取利益跟和平的棋子罢了。

其中一处楼阁,突然开了窗,探出一个黑黝黝的脑袋,自言自语地说道:“这谁家的女儿嫁人,这么大的排场,竟比我巫彭一族还奢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