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这也是一种责任感(2/2)
南祝仁露出探索的表情:“你最后的那个指责,针对的是这一件事的?”
“对。”李组长点头,“那个时候……洪水还很凶,至少比你现在在营地看到的要凶很多。我们片区有个地势低洼的城中村,水已经淹到二楼了。当时我正在协调转移最后一批被困群众。”
他的语速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从沉重的记忆里捞出来。
“大部分人都撤出来了,但有一栋自建楼里,据邻居说还住着一个独居的老人,耳背,可能没听到撤离的广播。水太急,我们的冲锋舟过不去,消防的救援绳也抛不到那么远。眼看着水位一点点往三楼涨……”
李组长停了一下,咽了口唾沫。他用力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
“后来,终于调来了一艘马力更大的救援艇。我和两个队员,还有一个本地的向导,冒着风险冲了过去。水面上漂着家具、杂物,还有……唉。我们好不容易靠近那栋楼,水已经淹到三楼窗台了。”
他又停顿了很久,似乎在积蓄说下去的勇气。
南祝仁紧紧盯着李组长的表情。
“我们砸开窗户进去,在积水的房间里搜寻……最后,在顶楼的阁楼找到了他。老人蜷缩在一个旧箱子上,水已经没到了他的胸口。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他和老伴的合影,还有一些泛黄的证件……我们把他抬上救援艇的时候,他一直在喃喃地说‘谢谢’,说给我们添麻烦了……”
故事的发展似乎还是不错,情况到这里只能算是有惊无险。
但转折就是来得猝不及防。
“我们把他安全送到了安置点。可……就在我们返程,准备去下一个点的时候,对讲机里传来消息……咳。”
李组长用力清了清嗓子。
他现在不仅仅是在向南祝仁传递信息,也是在进行自我疗愈式的倾诉。
“就在我们救那位老人的同时,邻区有一段临时加固的河堤决口了,几个正在封堵管涌的年轻队员……被冲走了三个……只找回来一个……”
“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我们的救援资源能更多一点,调度能更完美一点……如果那艘大马力的救援艇能更早十分钟到位……我们是不是就能更快地救出那个老人;然后那艘艇,那些人,是不是就能赶得上去支援河堤?是不是……那三个年轻人就不用……”
李组长说到这里又顿住,或者说——哽住了。
和一般的来访者相比,李组长的情绪更加克制。每次有极端的情绪上涌的时候,他都会选择沉默以压制、消化。
南祝仁对这种情况表示乐观。
毕竟是第一次谈话,让这么一个硬朗的男人在自己面前做嚎啕大哭的情绪释放,也不太现实。
南祝仁静静地等待着,给予李组长充分的时间去释放这压抑已久的情绪。
在这过程中他没有用语言去试着抚慰,只是静静等待。
这回过了格外长的时间,足有十几个深呼吸的时间。
李组长才抬起头来:“那个迟到三天送过来的物资……其实是防水布。”
他自嘲地轻笑一声:“防水布,嗯,好像和那场意外没什么关系,对吧?就算提早送到,好像也帮不上什么忙的,对吧?”
南祝仁没有回应,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回答。
南祝仁只是皱着眉头,回以一个匹配当下情境的苦涩的笑。
果然,李组长下一刻就自问自答道:“对,我其实是知道这事跟后勤物资没有直接关系。河堤那边的情况更紧急,资源调配优先级更高,这个我懂。”
“可是……可是我脑子里就是会不停地想‘如果’……想到最后,就觉得胸口堵着一块大石头,憋得喘不过气,然后就……就总想找个什么东西,或者找个人来怪一下……好像这样,心里才能好受一点……”
南祝仁静静地听着。
这个时候,他反而展现出一种中立的姿态来。
因为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很关键。
也是最后一个问题了。
南祝仁问道:“你是从那个事情之后,才开始觉得有个‘他们’在拖累物资调配的速度的吗?”
还在和情绪做抗争的李组长一下子被拉了出来。
他思考了一会,三个呼吸的时间之后才开口:“我……没记这么清楚。可能吧,之前也因为这事情抱怨过物资调配速度慢,但也能理解……可能就是因为这个事情之后才开始经常和人吵……”
李组长沉吟一会,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一样:“……对,可以说就是在这件事情之后,可以这么说,没错。”
他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一层厚厚的甲。
看上去轻松了不少。
但是在南祝仁的眼里,卸下了防御的李组长,在面对外界的时候更加危险了。
【防御】之所以叫防御,那是因为它确实是有保护作用的。
哪怕这种保护有害。
接下来南祝仁要做的,则是让李组长重新学会应对外界危险的,让他自己保护自己。
伤口清创完毕,该缝合了。
……
“谢谢你愿意告诉我这些。”
惯例的,南祝仁先上一串【无条件积极关注】,给来访者关注积极的心理能量。
看着李组长的眼睛,南祝仁认真道:“承受着这样的记忆,背负着这样的重量,你还能坚持在岗位上,协调着千头万绪的工作……李组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负责’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韧——”
“——所以。”南祝仁的表情变得郑重,“请你一定要明白。你现在遇到的这个‘寻找假想敌’的情况,绝不是因为你人品不好、想要推卸责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你太有责任感,道德感太强,无法接受现实中的无能为力,你的心理才会启动这种自我保护。”
南祝仁尽可能地缓和所有和负面有关的措辞:“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你作为协调员的失败,而是你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良心有担当的人,在极限压力下的一种……悲壮的抗争。”
肉眼可见的,李组长的表情也随着南祝仁的讲述一点一点变化了。
“——但是。”南祝仁接着话锋一转。
“李组长,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保护机制虽然短期内让你撑住了,但它也正在持续地消耗你,让你失眠、焦虑、易怒,让你和同事关系紧张。”
“更重要的是——它让你把宝贵的精力和智慧,浪费在了一个虚幻的敌人身上,反而可能影响了你在现实中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判断。”
说着,南祝仁拿出一张A4纸,铺在桌子上。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否定你的责任感,而是为这份责任感,找到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安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