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5(2/2)
静静的夜晚,听不见什么声息,因为一直随军前行,勾践特意命人给这位“南林处女”辟出上佳之所,又叫多名军士近前服侍,这一切,都在无言地提高着苏虹在越军中的地位。
默默的将手中的剑从鞘里抽了出来。刃部的寒光反射到苏虹的眼里。形成一片奇异的光芒。
她看着手中利刃,然后轻轻在虚空里一劈,光芒在沉重夜色里划出了一个漂亮的弧度。
“真是好兵刃。”
帘子一掀,有人进来,苏虹一惊,慌忙抬头。
“不知大王前来,还请恕罪。”她赶紧起身。
勾践默默看看她,他轻轻摇头:“方夫人不用多礼。”
他走进房间,低头看看苏虹手里那柄剑:“是您自己的”
苏虹摇头道:“不,这是文种上大夫所赠,我自己并无兵器。”
勾践点点头:“听闻夫人在南越丛林里,只用枯枝便可胜人。”
苏虹苦笑:“枯枝不是利刃。我不想伤人,只想防卫而已。”
勾践一时,没有出声。
“明日就要破吴。”他突然说,“夫人怎么想”
苏虹一怔,她呆了呆,才道:“文种上大夫和范蠡上大夫都殚精竭虑,为此深谋多年,国内积蓄力量已久,明日之事,定能”
“夫人,上次寡人命你送去姑苏台的药,你想必,已经得知那是什么了吧”
陡然被问起此事,苏虹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回答,良久,她才点点头。
“可前日我得到密报。”勾践转过身,望着她,“据说,吴王后尚有身孕。”
苏虹浑身一抖
他知道了
苏虹一时说不出话,努力良久,她才轻声说:“是么那恐怕是、恐怕是药效没起作用”
勾践转过身,静静望着她:“夫人是这么想的么”
他的声音听起来,像把人逼近寒冰
苏虹只觉得喉咙干得要裂开。她不由得要伸手去攀住桌脚,费力笑了一下:“大王,女人的这些事情,麻烦得很哪,只是用药,不一定能奏效。”
盯着她良久,勾践缓缓点头:“是寡人多疑了,夫人冒着生死风险独自去往姑苏台,能活着回来已算万幸。”
沉默。
“现如今,夫人与尊夫都在越军大营内。”勾践又说,“叫你们夫妇抛家弃子,远离故土,我这个做国君的心中多有不安。”
苏虹苦涩一笑:“为国尽忠。是我们的本分。”
勾践点点头:“所以,明日还有一事,寡人是想求夫人的。”
勾践竟用了“求”字,这让苏虹有点意外:“大王尽管吩咐”
“明日破吴,夫人率领众剑士攻进姑苏台”勾践说到这儿,忽然停了良久。
“大王”
“夫人,我要你把夷光带回来。”他盯着苏虹,压低声音,“毫发无伤地带回来”
苏虹怔了半晌,才道:“此事只需大王对属下吩咐一声”
“不行。必须瞒着文种上大夫。”勾践飞快地说,“无人能完成此事,唯有夫人你。”
苏虹心中一动
勾践走到桌前,弯下腰,眼睛凝视苏虹:“夫人,你要把夷光全身带回,并且此事不得告知任何人,尤其是文种上大夫”
勾践的眼神里,有一种极刺目的冰冷光芒,它像扎人的针一样令人生寒。
“可是大王”
“拿着。”他递给苏虹一块金属。她低头一看,是一块铜符。
“若情况紧急,有人非要杀她,夫人,你就出示此符。”
苏虹点头,默默收下了那块符。
“你把她带回来,寡人有事情要问她。”勾践的声音有点嘶哑。
“是。”苏虹低头道。
又看了一会儿苏虹,勾践把目光移向闪烁摇曳的灯火:“有些事,寡人至死都不明了,如果不问清楚,哪怕破了吴国,也于我毫无益处。”
勾践这话说得含混又隐晦,苏虹也不敢多问。
谈话到此似乎该告一段落,勾践转身走到门口,又转回身来。
他缓步走到桌前,低头看着文种给苏虹的那柄剑。
“文种上大夫的这把剑虽佳,却非上等宝剑。”他说完,又从身上解下一柄剑,递给苏虹,“寡人这柄剑带在身边十数载,今日赠与夫人,望夫人勿要辜负寡人的重托。”
苏虹以一副惊恐的样子,小心翼翼把那柄剑收下了。
勾践走后,苏虹才重新检查那柄剑。
那是一柄青铜剑,长度不过556厘米,上面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又短又厚的波浪形剑身上,还雕有美丽的花纹。
这就是著名的勾践剑,苏虹所感受到的震撼犹如巨澜她曾经,在湖北省博物馆里亲眼看见过这柄剑。一点没错,就是这柄剑,而当日隔在安保玻璃墙壁内的宝刃,如今却亲自送到她的手中,这让苏虹一时觉得时空倥偬,不知自己所归。
然而,勾践为什么坚持要让自己把西施带回来并且要避开文种而且他是如此紧张此事成败,以至不惜将所配宝剑赠给自己,苏虹的心头,不由变得沉甸甸的。
第百九十八章 破城
关于攻城战争,苏虹对此更多的认识是来自电影和小说,虽然上过一次唐朝战场,但是她对古代战争的感性认识,却来自投名状、墨攻之类的效果大片。
然而当再次身处冷兵器的战场中。苏虹仍然回忆起了上一次的兵荒马乱:战马嘶鸣、兵刃碰撞声不绝于耳、鲜血、濒死的呐喊
此刻,这一切近在咫尺,甚至她也不得不提起剑,加入战斗的行列。
越人的攻势十分迅猛,这使得吴国的防卫看起来如破碎的芦席,它被大力不断拧绞,间或发出几声惨烈的悲鸣,那是奋起抵抗的吴国士兵临死的恕吼。几日时间,阊门、胥门、盘门和相门逐个被破,姑苏陷落。
姑苏台。
昔日美好优雅的建筑,如今却已成了一个大屠杀场,这是吴国的最后一座堡垒,留下的吴人仍然不肯投降,越人无法都像那晚苏虹那样,从边缘攀援上高台,于是他们用云梯向上攀爬,吴国守军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