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552章 千万休夫、前妻后悔跪地求我回家

第552章 千万休夫、前妻后悔跪地求我回家(1/2)

目录

时间倒回一天前。

清江省,云州市。

云州岛內工业园。

这里匯聚了数十家来自岛內的知名企业,尤其以计算机和电子產业相关居多。

作为工业园的明星企业,也是最早入驻的开荒者之一,鸿飞科技的厂区显得格外气派。

今天,鸿飞科技华夏大区的总裁於惠嫻,正亲自站在公司门口,迎接一位重要的客人。

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一个戴著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正是积架公司董事长,陈念安。

“陈董,您大驾光光临,真是让我们这里蓬蓽生辉啊。”於惠嫻满面春风地迎了上去,伸出了手。

陈念安和她握了握手,环顾四周。

“於总,你们这里搞得真是热闹。”

“都是托大家的福,小打小闹罢了,哪里比得上陈董您在沪市的大手笔。”於惠嫻巧笑嫣然。

“沪市的晶圆厂,八字还没一撇呢。倒是於总你们,在这里深耕多年,已经开结果了。”陈念安的话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读好书选 101 看书网,.超讚 】

於惠嫻引著他,在园区里慢慢走著。

她能感觉到,这位在岛內半导体行业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今天似乎心事重重。

“陈董,是在为欧洲的事情烦心”於惠嫻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

陈念安的脚步顿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於惠嫻。

这个女人,不仅漂亮,而且聪明得可怕。

“於总,明人不说暗话。”陈念安停下脚步,“你们这么帮著內地,到底收了他们多少好处”

於惠嫻笑了。

“陈董,我们都是商人。能让我们赚到钱,就是最大的好处。”

“我可看不出来,这件事对我们积架有什么好处。”陈念安的语气有些冷。

“陈董,我们当初为什么来大陆投资”於惠嫻不答反问,“不就是因为这里像一张白纸,有无限的可能吗”

“內地给的优惠政策,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態度。”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二十多年了,他们的政策始终没有变过,反而越来越开放。为了加入wto,他们谈了整整十五年。这本身就是一种承诺,一种融入全球化的决心。”

“一旦深度绑定,谁也不可能轻易脱鉤。鸿飞的判断很简单,与其把未来赌在一个充满变数的地方,不如把宝押在確定性更高的大陆市场。”

陈念安沉默不语。

他无法反驳。

因为如果他不看好大陆市场,积架公司就不会斥巨资在沪市建设晶圆厂。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陈念安说出了自己最深的忧虑,“一旦西方下定决心,对华夏进行全面技术制裁,逼著我们选边站队,我们怎么办到时候就是血本无归!”

“制裁的风险一直都存在,但全面脱鉤的可能性,我认为不大。”於惠嫻的分析很冷静,“贸易摩擦才更有可能成为常態。”

“於总对內地就这么有信心”

“我在这里工作了几年,接触过不少內地的官员。”於惠嫻的脑海里,闪过一张年轻而英俊的脸。

“他们跟岛內媒体宣传的完全不一样。他们有手腕,有立场,有远见,甚至很多人的专业知识,比我们这些搞企业的人还要扎实。”

“跟这样的人合作,我找不到不放心的理由。”

“而且,陈董,您有没有想过另一个可能”於惠嫻话锋一转。

“什么可能”

“他们吸引的外资越多,和全球经济捆绑得越深,就越符合美国人的利益。华尔街的资本,也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是吗”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划过陈念安的脑海。

他心头剧震。

是啊,自己怎么把这一点给忘了!

资本是逐利的。

只要能赚钱,政治风险也可以被重新评估。

“於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陈念安的表情,第一次真正地放鬆下来。

“陈董言重了。”於惠嫻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开始切入正题。

“陈董,云州虽然比不上沿海那些一线城市,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些先来的企业,才会更受重视。”

“您看我们这个工业园,土地成本、人力成本、政策优惠,哪一样不比沪市更有优势”

“云州市政府的雄心很大,他们想依託我们这些企业,打造一个从上游到下游的信息產业全產业链。积架公司作为產业链最顶端的一环,如果能落户在这里,得到的支持力度,绝对是空前的。”

“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利润啊。有更便宜、服务更好的选择,我们为什么不选呢”

陈念安看著於惠嫻,忽然笑了。

“欧洲那些諮询公司,收费贵得嚇人。不知道於总您,一个小时的諮询费是多少”

於惠嫻风情万种地白了他一眼。

“陈董,您好坏。”

陈念安回到酒店,把自己的见闻告诉了远在欧洲的王坚。

这才有了王坚的阿舍斯莱本之行。

对於王坚提出来的问题,刘清明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王先生,你提的这两个问题,非常好。”

刘清明开口了,打破了会议室里的寂静。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一个文件夹,轻轻推到了王坚的面前。

动作不快,甚至有些缓慢,但每一个细节都透著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

王坚的视线落在那份深蓝色的文件夹上。

很厚。

封面是铜版纸,印刷精美,上面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一行標题。

《建立云州高科研製中心的构想》。

標题

《ko zur erig des yunzhou high-tech fap;e-zentrus》。

《ion for the establishnt of yunzhou high-tech rap;d ter》。

仅仅是这个封面,就让王坚的心狠狠跳了一下。

这不是一份临时起意、仓促写就的东西。

中、英、德三种文字,说明对方从一开始,就是奔著国际合作来的,而且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德国。

他强压下心头的一丝惊异,伸出手,翻开了文件夹。

第一页,是目录。

项目背景、可行性分析、组织架构、资金筹措方案、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技术路线图、风险评估与应对……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王坚的心,又沉了几分。

他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专家,最看重的就是专业。

这份目录所展现出来的专业性,已经超出了他之前对內地官员的所有认知。

他深吸一口气,翻到了“资金筹措方案”那一章。

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要怎么解决每年十亿欧元的难题。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三十亿欧元,分三期投入。首期资金十亿欧元,將採用多方出资的模式进行筹措。”

“其中,清江省政府及云州市政府,將通过新成立的云州高科集团,注资三亿欧元作为引导资金。”

“我们將面向全球,寻找战略投资者。初步接触对象包括但不限於:德国蔡司公司、岛內鸿飞科技、美国红杉资本、高盛集团……”

“同时,我们將积极寻求华夏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低息长期贷款……”

“此外,为了激励核心技术团队,公司將预留15%的股权,用於团队激励。王坚先生作为我们擬聘请的研发中心主任,將获得其中3%的股权……”

王坚的手,微微抖了一下。

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还有那刺眼的“3%股权”。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刘清明。

刘清明依旧是那副平静的表情,仿佛那3%的股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王坚的心乱了。

他不是没见过钱,在积架,他的年薪加分红也不算少。

但股权,尤其是这样一个前景无限的新公司的创始股权,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挖人”,这是在邀请他成为“合伙人”。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往下看。

这份计划书里,对资金的使用也做了详细的规划。

购买土地、建设厂房、採购设备、研发投入、人员薪资……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最让他感到震惊的是,计划书中明確提出,这家新公司將会是一家在香港註册,並在纳斯达克或法兰克福上市的国际化公司。

公司的管理,將完全按照国际通行的商业规则来运作。

这意味著什么

这意味著,这家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將摆脱內地国企那种浓厚的行政色彩。

它將更加透明,更加高效,也更能被国际资本市场和合作伙伴所接受。

王坚ajs的心,像是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

他之前所有的疑虑,在“上市”、“国际化管理”、“股权激励”这几个词面前,都显得有些可笑。

这不是画饼。

这是一份逻辑严密、细节详实、具备高度可行性的商业计划。

他压抑住內心的波澜,翻到了下一章:“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