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所谓勾结(2/2)
他下意识抬手,就发现自己竟然连手都抬不起来。
李怀锋,“……”
说好的光明磊落呢?
……
……
大约一刻钟后,李怀锋的副将就发现李怀锋不见了,他没有声张,而是令几个亲兵暗地里寻找。
很快,他找到了李怀锋离开的方向,找到了易水之畔,看到了安北留给他的信,信上只有寥寥一行字,“李怀锋在我手中——安北”。
将军被安北抓走了!
会不会有危险?
安北到底想做什么?
而且——
副将心头猛跳,他相信将军的人品,可以笃定他绝对是因为什么特殊原因出了军营,又被安北抓走了。
但闽南王和闽南王带来的禁卫军却不一定会信。
没有人能从重重包围的军营中带走将军,所以将军必定是自愿出了军营。
光只这一点,就能叫很多人怀疑。
副将疑虑重重盯着夜色下轮廓宛如噬人怪兽的易州城墙,半晌,又悄无声息回到军营。
破晓前刻,所有的军士都沉沉睡着,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养精蓄锐。
突然,嘈乱的呼喝声伴着冲天的火光响起,整个军营都惊醒了过来。
大约两刻钟后,大火被扑灭,流言却蔓延了开来——
起火的是副将周围的几个营帐,李怀锋前来查看,却被放火的贼人趁机劫走。
禁卫军统领杨凌云首先表示不信,“几个作乱的小贼而已,放了把不大不小的火,就能把你们大将军抓走了?还怎么追都追不上?
我看是你们将军投敌去了,你们怕圆不上谎,自导自演了这出戏吧?”
副将大怒,拔出剑就要与杨凌云决一死战。
闽南王忙打圆场,“本王也已遣人去追回李大将军,是非对错马上就能见分晓,两位将军不必动怒”。
杨凌云抱起双臂,轻嗤,“王爷说得是,马上就能见分晓,有些人却也不必如此做贼心虚。
李怀锋崇拜安北那个叛贼崇拜到了着魔的境地,就算你们瞒得再紧,又岂能瞒过我杨某人?”
闽南王心头一跳,连忙追问,“这话却是怎么说?”
禁卫军统领忙一抱拳,俯身道,“正要启禀王爷,昨日王爷吩咐以李将军为攻城主力,末将回去怎么想怎么不放心,便去寻李将军说说话。
不想,李将军营帐外却是重兵把守,末将不欲大晚上地惊动了人,仗着功夫不错,悄悄摸进了帅帐,不想——”
他说到这故意顿了顿,居高临下朝副将恶劣一笑,“不想,重兵把守的帅帐中竟是只有一个副将,根本不见李大将军的身影。
末将还从里面寻到了这个——”
他说着从袖中拿出一只卷轴,徐徐展开,上面却是一幅安北弯弓射敌的画像,旁书一首小诗。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正是当年安北一战成名后,先太子迎他凯旋时,写给他的那首诗,曾传唱大江南北。
传说,先太子曾专门为安北画过一幅画像,题的就是这首小诗。
传说是传说,没有人知道真伪,但闽南王是先太子的兄长,却是知道那传说千真万确是真的,还亲眼见过那副画像。
正与杨凌云手中的一模一样。
他惊得腾地站了起来,不顾形象地一把夺过杨凌云手中的画轴。
就是那一幅!
先太子的画技和笔迹,他绝不会认错!
那幅画怎么会在李怀锋手中?
禁卫军统领还在滔滔不绝,“李将军贴身收藏叛贼安北的画像和诗,显然是对安北崇拜日久。
又在这样的关头突然不见了,又让副将苦心孤诣演出这样一场戏来,难道还不能证明其心有异?”
闽南王心头更沉,是了,杨凌云年轻,根本不认识这幅画,只当是李怀锋仰慕安北威名,才贴身带有这样一幅画。
他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当年这幅画,是先太子当做凯旋礼亲手送给了安北,安北一直视若珍宝。
现在却突然出现在李怀锋手中——
这是安北招揽李怀锋的诚意和凭证!
恰在此时,闽南王遣去追击防火贼人的千夫长快步进了营帐——他没有追回李怀锋。
闽南王面色彻底阴沉了下去,沉默了半晌才压住了愤怒,开口吩咐,“继续追!
如今李将军被掳,江南军不再适合做主力兼先锋攻城,改换禁卫军。
全军立即生火造饭,半个时辰后攻城”。
如果不是怕军心浮动,他一定立即斩了副将和李怀锋所有的亲信,再将李怀锋勾结反贼之名昭告天下!
一干人等退出帅帐,杨凌云却留了下来,闽南王令他遣心腹看管住副将和李怀锋手下所有的高级将领。
杨凌云高声应是,脸上咧开一个大大的笑来。
他不必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禁卫军向来高高在上,看不起土包子江南军,两军时有冲突。
昨天,闽南王将攻城重任交给李怀锋,更是激起了禁卫军的仇视。
急于立功,不是坏事,他不怕闽南王看见,至少,急于立功的,绝不可能是叛徒不是?
一直走到营帐外,杨凌云脸上的笑都没有收敛,清清楚楚地告诉江南军,在这次内斗中,他带领禁卫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也是告诉唐知味隐在军中的内线,他做到了答应他的事。
以后,他杨凌云与他唐知味两不相干!
他在第二次欲对小宋皇后不轨时,被夏首辅抓了个正着,又被霍幼安偷走交给了唐知味。
唐知味提出保住他的性命和前程,但前提是帮他做一件事。
一件事而已,又不是终生卖给他了。
杨凌云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毕竟,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不答应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于是,他被唐知味打断了一条腿,并在唐知味的威胁下声称是逛窑子时摔进了沟里。
他“摔”断了腿,自然只能在家躺着养伤。
夏首辅还没来得及抓住他切实的证据,他有君宠在身,又在家中龟缩不出,夏首辅一时也拿他没办法。
就这样,他反而躲过了禁卫军的整改,待到他腿好了,正好赶上了安北叛乱。
他按着唐知味的要求,求孝仁宗允他上阵杀敌,亲手斩下安北的头,带来京城给孝仁宗过目。
孝仁宗很高兴,没有征求夏首辅的意见就提了他做禁卫军统领,拨了三万禁卫军给他,让他跟着闽南王来易州平叛。
等夏首辅知道这件事,他已经带着兵出了京城。
等他挣到这份天大的军功,就算是夏首辅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了!
杨凌云很高兴,他其实不知道唐知味为什么要诬陷李怀锋勾结反贼,也不想知道。
他只是在唐知味的威逼利诱下做了个诚实守信的人,拿着唐知味送来的画像,找准时机打击跟他抢军功的李怀锋而已。
一箭双雕!
杨凌云志满意得吩咐生火造饭,又叫来亲兵亲自叮嘱了一番。
不管李怀锋以后能不能翻身,在他抢到军功之前,李怀锋和他的亲信都得乖乖在这易州城外好好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