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权臣大佬心动了 > 第一百一十七章 繁忙

第一百一十七章 繁忙(2/2)

目录

太后午睡刚起,只觉得身上乏力的很,齐姑姑在一旁梳妆,底下的都是些没头没脸的小宫女,齐姑姑一边梳头一边打量四周“这话可说不得,娘娘万万不可再说了,传出去,是要掉脑袋的。”

“哀家有什么可怕的,皇帝连孔孟都听不进去,还能听得哀家的话吗。”太后微眯了双眼,蓄起一丝锐利的光芒“皇后也是几日不来看哀家了,真是愚蠢,竟然被宠爱冲昏了头脑,面子和里子都分不清楚了。”太后抻了抻腰身,这两日睡着的世间越来越零散,都是些白日里头找这个时间就睡了。

齐姑姑低眉顺目道:“皇后娘娘也是年轻,听不懂这些道理,等她再大些,自然就明白太后娘娘的好了,今日奴婢去太医院为您拿药时,发现皇后娘娘的坐胎药正配着,奴婢心里清楚皇上对咱们张家的提防,难不成皇后娘娘已经有孕了?特意拿了些药渣来给您看看。”

太后不以为意,拿了药渣凑到鼻子旁边嗅了嗅,复而撒了手。“皇帝怎么肯让皇后有孕,这么轻松顺了哥哥的心意,这药你当是什么好药,叫人把这些东西拿出宫去,好好盘问一番。”

齐姑姑用帕子把药渣包的整整齐齐,塞到了怀里“那太后娘娘是打算用丽妃娘娘了?”抬头看见太后神色,看她似喜非喜,似笑非笑。她猛然跪下“奴才逾越,请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嗤地一笑“你跟了哀家多少年了,这个道理怎么还看不明白,争权夺利?富察皇上现在膝下无子,谁生下了嫡子,便是最最要紧的,哀家现在就是皇帝的母亲,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皇帝他就算再不喜哀家,也不得不做面子功夫,皇后看不明白,若是还需要哀家去争个头破血流,那才是个笑话。这宫里的女人都呆了太久,尔虞我诈早就入了她们的骨子,成日与皇室的女人们勾心斗角,自然便认为什么都得去争。皇后自己看不明白,还以为是张家那样简单的人家,事实真是如此么?这宫中,再翻了天,也越不过皇帝去,这所有一切,就属于皇帝,这是早就注定的事,哀家只要安安稳稳做这个太后即可。”

齐姑姑瞪大眼,看着她嘴角的笑,一时之间陷入了极度的震惊。

太后沉吟片刻,才下定决心般颔首道:“自然了。要用就得用这样狡猾如狐的人,要只单纯可爱的白兔来做什么?养着好玩儿么?皇后是美艳绝伦,又有才学,哥哥把她教的如花朵一般,可惜身陷情字不能自拔,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这样的人,以后落了旁人的算计也只怕不自知。所以丽妃是个可以用的人,就算她如此蠢笨,哀家看中的就是她没有个身世背景,就算有又能如何,还不是乖乖靠了哀家,锻炼锻炼总是个可用之人。”

齐姑姑心悦诚服:“太后心胸有万全之策,奴婢远远不及。不过以奴婢愚见,要丽妃娘娘得宠只怕也不难,可隆宠并不见得可以长久,她这张脸,可是与杜蘅相似的,这正主回来了,又与皇上朝夕相处,会不会发生些什么?”

太后闲闲地拔着纽子上坠下的玛瑙松石塔坠儿,断然道:“公道于丽妃而言也无关紧要了,不必理会也罢。就是因为她有几分与杜蘅相像的脸,皇帝才把目光放在她身上,皇帝自己并不清楚,左右皇帝是要脸面的人,皇帝这事你知我知他自己不知,外人更不知了,杜蘅与苏子衍你以为就是清清白白的么,这些个孩子就是在“情”这个字上犯了糊涂,皇帝得不到,有个仿的也是好的。”

小六子弓着腰进了殿,太后似乎是看到了他的好,日子越长,他的位分却越来越高。“禀告太后,丽妃来了。”

太后整了整神色,又换上了一副慈爱的表情,丽妃俯下身体,让自己看起来像一只无路可去的小兽,楚楚动人,也可怜的紧“求太后娘娘垂怜,求太后娘娘垂怜。”

太后伸手拔下发髻后的银簪子在手上拿的绣品中比划,他看上去很是惊讶“发生了什么事,你这样慌里慌张的。”她把银簪子和绣品一并放到托盘中,黑色夹杂着花白的发丝散下来,在日光下有些发亮。

“皇后,皇后在御书房随驾,臣妾就在外等候,皇上已有许多日不来看臣妾,皇后娘娘却斥责臣妾不懂情理,臣妾把皇上当做夫君对待,难道臣妾见一见自己的夫君也不成吗。”丽妃十分谦恭,几乎如卑微的尘芥俯首与太后足下。

“皇后能有什么本事,难不成她比你多两只眼睛,不过是比你多用心罢了。”太后抬起她的脸,俯视着她,笑意清冷而透彻,如雪上月光清寒“你最大的优势就是这张脸,这是皇后怎么也比不上的,你天天在自己宫里闹腾,有哪个男人能喜欢,学着温顺些,平日里没什么事做,就读读书,皇帝就爱读书的。”

“可臣妾现在见不着皇上,臣妾纵有十八般武艺也施展不出啊。丽妃谦恭地将自己的身体俯到太后的足边,几乎将额头磕在她雪青色掐金满绣竹蝶纹落珠软底鞋的鞋尖,他祈求地看着太后,颇像一只摇尾乞怜的小狗。

片刻的沉吟,静寂得能听见窗外风声悠悠的声音。太后又拿起了绣品,漫不经心道:“好了,哀家明白你的心意了,皇帝这几日繁忙于正事,你见不到再正常不过,把你的衣裳和妆容都换的清淡些,多替皇帝分分忧,解解难,还有什么见不到的,别只让皇帝见到你耀武扬威的一面。”

丽妃眼底迸发出闪亮的喜色,心悦诚服地再度拜倒:“臣妾谢过太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