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权臣大佬心动了 > 第六十一章 进城

第六十一章 进城(2/2)

目录

“你们将棉衣分成男人,女人,孩童各三摞,待人来了便排着来这儿分发棉衣,不可对他们指指点点。”杜蘅转身对几个衙役嘱咐道,府衙内的衙役还是不足,那日那个报信的被知州大人一顿狠狠责罚,她思索一番,也不能怪这些bsp; 那时候她正与苏子衍扮演着从京里来的嚣张跋扈的大官与靠男人上位的女人,倒是难怪他看不惯她们。

杜蘅正看着衙役从车驾上分棉衣,那边的苏子衍注意到动静,朝她走了过来:“这边让姚颂过来看就行,你怎么过来了?”

“杜大人!杜大人!”杜蘅还没来的及张嘴,就听见有人远远地喊她,仔细一瞧,才看出来是王小凡母子,她们今天穿了最好的衣裳,洗的发了白的棉布衫,王小凡穿着一个枣红色的夹里袄子,别别扭扭地朝杜蘅招手。

杜蘅含了笑,把手中的棉衣交给苏子衍,提着裙摆就向人群中走去,她的背影十分单薄,好像轻轻一掐就要断了,只听杜蘅道:“王婶,可算是下山来了,知州大人是个心慈的,把你们都安排到了府衙中,一切都妥妥当当的。”

王婶带着些不自然地神色伸了伸手,她看看自己因为常年做苦力而长满茧子的双手,有些自惭形秽,杜蘅看出她的窘迫,拉住了她的手,王婶道:“哎,哎,这城里都是些讲究人家,我们这些人没什么本事,也不懂规矩,他们真能容得下我们么?”

王婶难得的露出些如稚子般的申请,她在寨子里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就连大当家在时,也因为她男人为猛虎寨丧命敬着她三分,一时下了山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这有什么容得下,容不下的,我们与知州大人商讨过了,城中正是缺少果蔬布匹之际,你们就在府衙中做些纺织,种些粮食,你们同他们一样都是凭手艺吃饭,只管放宽心就是了。”杜蘅拍拍王婶的手,她看了看已经比她还要高些的王小凡说:“小凡这孩子不久后也可与别人一样上学去了,日子总是会越过越好的。”

“我不是孩子了。”王小凡愤懑地反驳,他比了比自己的身高,又比了比苏子衍的身高,还是差上许多,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他要快快有出息些,也好长大给阿娘撑腰,他从怀里逃出一个弹弓,上面还绑了一朵小小的红梅,他歪着头“喂,这次谢谢你了,小爷我从不欠人人情,小爷把这个东西送给你,等来日我念了书长了本事再把它赎回来。”

杜蘅接过他的弹弓,有些哭笑不得,突然听到一声惊叫。

三人一同看去,竟是寨子里的一个女人抱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孩子,苏子衍已经赶过去掐他人中,男孩翻着白眼。

杜蘅蹲下捏了捏孩子的手臂,十分柔软,就像是没有骨头的样子,王婶也扑在一旁,哭丧着脸说道:“这孩子是怎么了,平日里也是个软骨头,怎么现在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了。”

苏子衍接了话,旁边的人拿了一碗东西给孩子灌下去,男孩的面色红润了许多,大口大口的喘息起来,他面色不虞地对杜蘅道:“这孩子脉搏微弱,面色苍白,气血亏损,没什么大碍,只是往后要好好养着了。”

许多人来抬着这个孩子去了附近的一家衣馆,杜蘅与苏子衍也仅仅在念书时学过一些行医之道,还是看看大夫叫人心下安定些,羊胡子的大夫翘着腿,隔着一根绳号脉,得出的结论与苏子衍大有相同之处,略略不同的就在于他说男孩气血亏损是在于缺盐。

堂下众人纷纷沉默,外边分发棉衣的衙役也已经将男孩的棉衣留下了,北部盐铁之事一直不得解决,煮盐冶铁之权把控在官户手中,百姓只不过不至于饿死罢了。

“咱们也是时候动身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