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和解(2/2)
“我与你的想法是一样的。”苏子衍说“如学堂中夫子所教授的,便是不损害自己的利益,稳妥地过日子,大户百姓的下人都缺水至此,那么“稳妥”二字是怎么也担不起的。”
“苏大人,您心疼老百姓所以端了碗水送出去,但这天下有千千万万如这个老婆婆一般的人连苏大人这一碗水都接不到,喝不成。”杜蘅清澈的、平静的眼睛对上苏子衍“您曾问我值不值得,我却甘愿为牛马,在有生之年得救更多和这些人一样的我朝百姓。”
她从善如流地把“你”换成了“您”。
苏子衍心中没有触动是假的,他现在能够理解为什么何老,吕叔、连带着姚颂都称赞她了,杜蘅若是个男子,文韬武略必不在他之下,苏子衍俊雅至极,他不动声色的模样颇像一块琥珀。
城门处传来一阵吵嚷,杜蘅还想再说些什么,只见苏子衍的脸色像是一块爆炒的肉肝,她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正是吕阿叔带着阿杏驾了一驾长板车准备出城,眼下已经被守城的士兵拦下。
“二位大哥行行方便,我这妹妹生了怪病,我带着她出城找个大夫。”吕阿叔从包袱里掏出一捧碎银子,塞进守卫的手里。
幸好那守卫性子强硬,将碎银洒了一地,他们抽出腰侧的佩刀,刀刃泛着银光,两刀相接,发出“噌”地响声“天家重地,启是你想出就出,你想进就能进的吗,我看你倒像个图谋不轨的宵小之辈,抓了你到官府报官去。”
阿杏似乎被吓到了,放声嚎哭,已经有不少人看了过去,吕阿叔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将碎银子捡进手里,眼看那两个正打算动手,苏子衍将地下的碎碗渣扔了出去,碗片划开风,击开雪白的刀身。
“将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随意抓了去报官这就是你们的守城之道吗?”苏子衍淡淡地说,看一眼阿杏,又看一眼吕阿叔。
“苏大人,杜大人。”守卫认得很快,慌忙跪下“小人们有眼不识泰山,都是小人的错。”
“你二人忠心值守没错,但不该拿百姓出气,等晚些去领一吊钱和三个板子,也算是奖罚并重。”杜蘅见他们惶恐,开口劝慰。
苏子衍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从鼻腔里发出一声闷哼,真是妇人之仁。
杜蘅对上他这种不屑的眼光,既无奈又心软地无声叹了口气,这么多年的操持已经让她养成了不与他人树敌的性子,万事能做到皆大欢喜就好。
“杜大人,衍……苏大人。”吕阿叔的笑容颇为讽刺,杜蘅与苏子衍对视一眼,原因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