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万千功法录 > 神木不死诀

神木不死诀(1/2)

目录

总诀:神木本源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草木为灵之始,石为山之骨,木为地之魂。吾乃柳神,历九劫而不死,破万法而成道,观草木生灭悟长生真意,察枯荣轮回证不死玄机,遂创《神木不死诀》。

此诀以“木”为基,以“灵”为引,以“不死”为终。非求肉体不朽,乃证神魂与天地同息;非贪法力无边,旨在与万木共生共荣。修此诀者,需先明“三理”:一曰“枯荣相济”,春生夏长非为盛,秋枯冬藏非为衰,盛衰本是一体,互为根基;二曰“根脉通玄”,草木之根深扎九幽,可吸地脉龙气,可纳黄泉灵液,根脉所及,便是道基所立;三曰“灵韵化形”,木之灵不在于形,而在于叶动风吟、根伸土应,化形非求人身,乃借形显道,使灵韵可感、可触、可通天地。

修行之路,先炼“身”为神木,再炼“魂”为灵种,终炼“意”为天地。身如古木,可抗天雷斧劈;魂如树种,落土便可重生;意如春风,拂过之处枯木逢春。此乃“神木不死”真意——非不死于外,乃不死于内;非不灭于形,乃不灭于魂。

第一重:灵根初醒篇

经文:

“鸿蒙初开有灵芽,一点青光破尘沙。

深扎九土吸地脉,浅探三光纳云霞。

枝无寸长休言茂,根有半分可参天。

莫笑今朝身如草,来日拔地定惊仙。”

修行真解:

第一重乃筑基之始,需悟“灵根”二字。凡草木修行,先觉自身灵智,后醒根中真意。修此篇者,需寻地脉交汇之处,深植根须,如凡人炼气般吸纳土中灵机。

初时,当闭目内视,观自身根须如发丝,细弱难支,需以意念引地脉之气入根,每七日为一周期,使根须增一分坚韧、添一分灵韵。待根须可探入丈深之地,能感土中虫豸爬行、石下水流之声,便算入门。

此阶段需忌“躁进”。草木生长,一日不可拔高三尺,修行亦然。若强行催发根须生长,必致根中空洞,如枯柴易折。当学春草之性,默默积蓄,待春雷一响,自可破土而出。

修行理念:以“藏”为要。灵根初醒,如婴儿坠地,需藏于土中,借大地庇护滋养,勿急于显露锋芒。地脉之中,既有灵机,亦有凶煞,需学老树根须,避凶趋吉,择灵而纳,方能根基稳固。

第二重:青枝吐翠篇

经文:

“灵根醒后枝干生,一点青芒透甲庚。

不与繁花争春色,独向寒空展瘦形。

叶承日精炼玉露,枝引月华淬甲兵。

狂风骤雨皆过客,立尽残宵骨更清。”

修行真解:

根须稳固之后,当引灵机上行,生枝干、抽新叶。此阶段需分“阴阳”二法:日间引太阳精火炼枝干,使其如铁似钢,可抗风刀霜剑;夜间纳太阴清露润新叶,使其如玉含光,能聚天地灵气。

炼枝干时,需观古松之姿,枝干虽曲却刚,遇狂风不折反弯,借势卸力;生新叶时,当学垂柳之态,新叶轻软如丝,可随灵气流动而摇曳,引气入体更顺。待枝干生九节,新叶成百数,叶动时可闻灵韵轻吟,便过此关。

此阶段需破“刚柔”之执。世人皆以为木性柔,却不知千年古木可挡雷霆;皆以为刚则易折,却不知柔若无骨难立天地。修此篇者,当使枝干外柔内刚,如青竹般,狂风过处弯腰不折,风停之后直挺如初。

修行理念:以“立”为要。枝干乃身之架、道之骨,需立得正、扎得稳。不与百花争艳,不与乔木比高,只在己之方寸土地上,立出独有的姿态。立得住,方能谈生长;立得正,方能抗歪风。

第三重:繁叶藏锋篇

经文:

“枝干既成叶渐繁,千层翠色锁玄关。

一叶含藏千钧力,万片齐摇覆千山。

晨吸朝霞炼赤焰,暮纳星斗淬冰寒。

藏锋不露真意隐,待到功成叶可餐。”

修行真解:

枝干长成,便需炼叶。叶者,木之“窍”也,可吐故纳新,可藏气炼宝,可化锋刃伤敌。此阶段需将每片新叶都炼出“灵识”,使叶可随心意而动,聚则为盾,散则为刃,合则为网。

炼叶之法有三:一曰“纳气”,每叶皆如小口,晨吸朝霞之精,可炼“赤焰叶”,触之即燃;暮纳星斗之华,可炼“寒星叶”,触之冰封。二曰“藏锋”,将灵气凝于叶尖,使软叶生锐芒,看似柔弱的柳叶,可划破金石。三曰“联动”,使万叶心意相通,一片动则万片应,如臂使指。

待修炼至极致,万叶可随心意化形:或成漫天飞刀,或化遮天巨伞,或变无尽符箓。叶中藏锋而不露,看似繁密如荫,实则杀机暗藏,此乃“繁叶藏锋”真意。

此阶段需悟“藏与露”之变。草木之叶,春夏繁茂为“露”,是为生长;秋冬凋零为“藏”,是为守成。修此篇者,需知何时当露锋芒,何时当藏锐气。露时如夏叶般张扬,可纳无尽灵气;藏时如秋叶般内敛,可守一身道基。

修行理念:以“变”为要。叶之形态万千,或圆或尖,或厚或薄,皆因环境而变。修行亦然,不可固守一法。遇烈火则炼耐火之叶,逢寒冰则生抗寒之叶,随境而变,方得生机。

第四重:根缠地脉篇

经文:

“枝繁叶茂莫忘本,根须再向九渊伸。

缠锁地脉如龙卧,贯通黄泉似蚓吟。

吸尽幽都玄煞气,纳遍后土造化恩。

一根植定三千界,任尔天崩地裂稳。”

修行真解:

前三重皆修枝干叶,此重反归根脉,需悟“根深则叶茂”之理。当引根须穿透地表岩层,直入地脉深处,如游龙般缠绕地脉龙气,似灵蚓般钻透黄泉灵河。

地脉之中,灵气远胜地表,却也凶险万分:有九幽煞气侵蚀根须,有地火岩浆灼烧灵体,有上古残魂夺舍灵智。修此篇者,需以根须炼“玄黄之皮”,以地脉龙气淬根,使其可抗煞气;以黄泉灵液洗根,使其不畏地火;以自身灵韵感根,使其能辨残魂真伪。

待根须缠九道地脉,饮黄泉三盏灵液,吞九幽一缕煞气而不伤,便算功成。此时根脉所及之处,地脉灵气可随心调用,大地之力可为己用,纵有地动山摇,自身根基亦稳如磐石。

此阶段需破“上下”之限。世人皆以为天在上、地在下,修行当向天上求,却不知地脉藏尽洪荒造化。修此篇者,需知天地本无上下,道在蝼蚁,亦在苍穹;功在飞升,亦在深根。根扎得越深,离大道便越近。

修行理念:以“守”为要。根者,命之基也,需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幽暗。地脉深处无光无音,唯有无尽孤寂与凶险,能守住本心不迷、根须不折,方能得大地庇护,成就不死之基。

第五重:万木通灵篇

经文:

“一根通地脉,万木齐应声。

叶语传千里,枝摇唤友生。

取彼花中蕊,补我叶间精。

共沐风霜露,同证不死程。”

修行真解:

根通地脉之后,当悟“共生”之理。草木非孤生,森林之内,万木气息相连,可互传灵韵、互赠灵机。此重需炼“木语”,使自身灵韵可与天下草木相通,如亲友对谈。

初时,可与身侧草木交流,借叶片轻颤传意,以根须相触赠灵;渐而可与百里林木共鸣,闻远方花开之喜,感近处叶落之悲;终而可召万木之力,取他木之花补己之叶,借他木之果壮己之根。

然“共生”非“掠夺”,需守“等价之约”:取他木一分灵机,必还他木一分造化;借他木一时之力,必护他木一季安宁。若强夺而不还,必遭万木反噬,灵韵尽散。

待能召千株古木共战,唤百里花草同生,便达此重巅峰。此时独行则为孤木,合群则成林海,万木之生即为己生,万木之寿即为己寿。

此阶段需明“舍与得”之道。草木之所以能成林,在于肯舍己之微末灵机,成就群体之繁茂。修此篇者,需知“舍”非损失,“得”非贪求。舍己灵韵助他木,他木反哺,终得万木之力,此乃“舍一得万”之理。

修行理念:以“和”为要。不和则孤,孤则易灭;和则众,众则难摧。与万木和,与地脉和,与天地和,和而不同,各展其姿却又心意相通,方是长生久视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