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科技干修真 > 第265章 意识分身

第265章 意识分身(2/2)

目录

它悬浮的身形微微前倾,补充道,\"其他设备的神经兼容协议尚未匹配,强行接入可能导致意识数据流紊乱。\"

\"也就是说,加快训练速度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韩森双眼倏然亮起,声音因兴奋而略微提高,\"只是目前缺少可用的多设备并行设施?\"

伊莱斯悬浮在侧,周身的信号灯由蓝转紫,核心处理器的数据流飞速流转,发出轻微的嗡鸣声:\"理论模型确实支持多线程意识训练的可行性——你的理解完全正确。\"

它微微停顿,光学镜头聚焦在韩森脸上,\"但目前星际战舰上仅配置了这一台与你神经频率完全匹配的量子计算机,其他设备的兼容协议尚未调试完成,贸然接入可能导致意识分流失衡。\"

信号灯转为警示的红色,又迅速恢复平静,\"简而言之,你的思路是对的,但硬件条件暂时受限。\"

\"我明白了。\"韩森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继续训练吧,我感觉状态非常好。\"

他下意识地攥紧双拳,手臂上鼓起的肌肉线条在实验室的灯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仿佛蕴藏着不逊于专业运动员的力量。

这具经过基因优化的身体,确实比普通人的体魄强韧许多。他能清晰感受到血液中奔涌的活力,骨骼间传递的强劲支撑力,以及神经末梢那近乎敏锐的感知力。

韩森再次进入那片空间,双手快速划动虚拟界面,指尖泛起淡蓝色的数据流光芒。短短几分钟内,他便完成了数字世界的构建。

随后,他将意识信号接入空间内的“神经同步节点”,通过网络链路向外界拷贝意识数据。

起初,数据传输并不顺利。虚拟节点频繁闪烁红色警告,提示“意识流冲突”或“网络带宽不足”。

韩森没有放弃,他反复调整数据编码格式,优化传输协议,甚至将自身的脑波频率与网络信号进行匹配。

经过十余次尝试,意识数据终于突破阻碍,像一条无形的丝线般从主体分离,成功复制到数字世界中。

这一复制过程并非简单的“镜像生成”。韩森的意识分身与他保持着实时双向关联:当他集中注意力时,分身能同步接收他的思维指令;当分身遭遇“数据攻击”时,主体会同步感受到精神层面的震荡。

但两者并非“绑定共生”——分身的存在依赖于主体的意识输出,但只要主体不主动切断连接,即使分身被恶意销毁,主体的意识核心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

这种特性源于意识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机制:分身只是主体意识的一个“临时副本”,其数据源头始终在主体的神经系统中。

韩森意识回归现实,却发现伊莱斯直勾勾地看着他,那种感觉是无比震惊与难以置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