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方法(1/2)
听到他的话叶闻之大喜过望,激动地握住韩默的双手,说能遇到他这样负责的医生,实属幸运,他只希望姐姐能早日恢复健康与活力,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送走叶闻之,韩默总算松了口气。这是今天最后一位“病人”,明天周末他放假,此刻就可以休息了。他趴在窗台上注视着楼下孩童手中的五彩气球,和马路上毫无缝隙的车流,心中一只雀跃的小鸟飞向天上橙色的云。
“韩医生。”
脱下白大褂韩默正悠闲地发呆,行政的小刘喊住他,踩着高跟鞋蹬蹬蹬地朝他跑来,神色匆忙像是遇着什么大事。
“你别急,慢慢说。”韩默把手中的外衣挂在衣架上,关上空调,推开窗,一股热浪直冲进来。
“刚刚,刚刚银行那边来电话了。”
“说什么了?”听到银行,韩默心里瞬间一紧。
“还是,催贷款,的事。”小刘扶着墙,跑的上气不接下气:“银行贷后那边说,要去法院,把抵押的房子收回去。”
“什么?!不是说给几个月时间我们缓冲下吗?”无名之火涌上大脑,又让他生生憋回去。
“变卦了吧。”小刘迷茫地摇了摇头:“还说要去工商局,吊销我们的营业执照,让你上征信黑名单呢。”
这就是在吓唬人了。但收房子倒是很有可能。从今年年初开始,心理诊所的收益就不太乐观,这两年接了不少公益单子,忙前忙后倒贴了几十万进去。好不容易收支平衡点,三个月前一个精神分裂的病人被家人带来接受心理咨询,家属骗他们说只是双相,结果聊到一半患者突然发病,拿着把铁锹把诊所砸了个底朝天。
韩默花了一个月才重新装修营业,这期间员工薪水可是照常付,装修还花了一大笔钱,之前找银行贷的款突然就还不上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经营不善是他自己的问题,但这房子有特殊意义,可不能让银行收走。
韩默开的这家心理诊所位于市区边缘的一个独栋小别墅里。说起来是别墅,实际使用面积加起来也就一百五十平,二十多年前的老小区,三层楼,连车位都没有。
三楼是个几乎见不到光的阁楼,用来摆放杂物,一楼是前台和办公室,采光一般,常年潮湿,二楼才是心理咨询室,南北通透,开窗便能看到河流与树林。
这栋旧别墅是韩默的养父母留给他的。三年前他养母因病去世,养父不想睹物思人,带着妹妹移居到了国外,老人家舍不得这栋承载太多记忆的老宅,就过户给了韩默,说是万一回国,还会来这里看看。
而三年前为了筹措心理诊所的第一笔资金,韩默将房子抵押给了银行,成立了这家“默生心理诊所”。这才交给他三年,怎么能让心血付之一炬。
韩默倒吸口凉气,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大丈夫能屈能伸,事已至此,他必须弄个大单,比如找个财大气粗的客户,帮他顺利解决这次的难关。
提到财大气粗四个字,韩默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人,就是叶闻之,更准确的说,是叶闻之的姐姐。
韩默赶紧安抚好小刘,让她别把这事说出去。他回到办公室,从抽屉中找出叶闻之给他的名片。在刚刚短暂的会面中,叶闻之并没有向他透露太多个人信息,关于他姐姐,也只是简单说了下年龄职业,以及存在的不良精神状态。
但叶闻之脚上穿着那双花里胡哨的跑鞋,是去年AK出的限量款,全球不到一千双,他毕业已经两三年,开口姐姐闭口姐姐的,生活圈子比较单一,接触最多的就是他的家人。
这位二十五岁的姐宝少年,显然是个吃喝不愁,生活无忧的大少爷,在姐姐的庇护下,单纯又莽撞。
两天后,他拨通了叶闻之的名片,告诉对方自己已经有了个对策,希望见面详谈。
银行每隔几天就会用各种方式亲切问候,他压力大到早上起来就头疼,听到电话铃声就要爆炸。
“那我来定地方吧,请你喝酒。”叶闻之很爽快地约了时间。
叶闻之将时间定在了周二,刚好第二天他休息,可以不醉不归。
“怎么选了这个地方。”韩默环顾四周,有点诧异。他还以为现在的小年轻喝酒都喜欢去吵闹的地,没想到叶闻之找了个安静的清吧,提前定了二楼包间。
这家清吧的二楼是个露天大阳台,一张做旧的木头桌子,拉上一长串暖黄色的星灯,像是夜空落下的星星。透明玻璃花瓶中放着沾了水的紫色绣球,开在夏日的末尾。
“这是我姐的卡,她是这的老客户了,这包间VIP,会员制,超难预约。”叶闻之挤眉弄眼,笑嘻嘻地说。
“挺有格调。”韩默夸赞道。他坐在懒人沙发里向外望,整条街都随着日落亮起来。街道上交织着各个酒吧里的音乐声,夜色中只有这个露台是安静的,仿佛和外界隔绝,孤独的月亮与他为伴。
“来两瓶啤酒。”韩默对酒吧老板说。
“再来杯粉红玩偶。”叶闻之打了个响指,老板就心领神会地点点头,露出殷切的笑容。
粉红玩偶?这名字听起来就不好喝。说到玩偶,韩默倒是随身带着个玩偶钥匙扣,他养母总说这是他的护身符,千万不能丢。
“这是什么酒?”韩默尝了一口,说甜不甜,说苦不苦的味道,他是完全欣赏不来。
“这家店自制的。”叶闻之一脸的得意:“红心火龙果榨汁,按1:3的比例配上朗姆酒,再加入一片柠檬,40毫升牛奶。搅拌后刚刚好是粉红色的**。”
“这粉红玩偶是我姐的发明,也只调配给她买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