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和尚”杨秃子(1/2)
汪洋住在派出所宿舍,日子一长,便觉得所里太过喧闹,住着也诸多不便。
他心里琢磨着,还是在镇上租个离派出所近的房子好,那样既方便工作,也算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其实,镇上李美珍自家理发店的后院,就有两间闲置的房间,墙上还贴着她招租的广告。
但汪洋却打消了去她家租房的念头,他怕李美珍那张说三道四的嘴,在她屋檐下住久了,免不了她又编造闲话。
镇上上卖水果的杨秃子,他的水果摊子上,瓜、果、梨、桃等各类水果很是齐全。
他将水果一半摆在铺子里,一半则整齐地码放在街面上,过往的行人老远就能瞧见那鲜亮的色彩。
在他的水果铺子后面,有青条石砌着一道围墙,围出一个足有一亩多地的大院子。
院子里种着桃树、梨树、柑橘树,按理说这些南北不同的果树种在一起,并不相宜,但杨秃子是谁?他下功夫研究果树种植,最擅长嫁接树种。
但这些果树虽都嫁接成活,到了成熟季节,却挂果寥寥无几。杨秃子终于明白,再好的果树品种,若离开了原有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也会发生变异。他只得老老实实地去县果品市场批发水果,再运回来售卖。
杨秃子的年纪其实并不算大,三十多岁,头脑却颇为精明。他之所以得了“杨秃子”这个外号,因为他头顶光溜溜的一根头发也没有。
其实还有一层缘由:多年前,他有个朋友专门做红白喜事的营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朋友发现,若是杨秃子穿上僧衣,肯定像个和尚。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商量着合伙骗钱,专挑白事人家揽活儿。
杨秃子的朋友对丧事家主说道:“家中长辈过世,若能请高僧做法事、念佛超度,老人家才能走得安然,也能为后人积福添寿啊。”
丧事家主闻言,问道:“请高僧做法事自然是好的,但关键有二:一是费用是否高昂,二是这方圆百里之内,去哪里寻得高僧呢?”
杨秃子的朋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认识一位云游四方的高僧,此刻正在此地化缘,可请他来做法超度,而且费用不高,只需管一顿酒、两盒烟,再随心给点赏钱便可。
丧事家主听了,心中仍有疑惑:“高僧做法,怎还要烟酒?”杨秃子的朋友见话已说漏,连忙圆场道:“那烟酒是给我的!我为双方牵线搭桥,怎么也得讨两盒烟抽吧?!”
做法事时,杨秃子穿着僧衣低着头,敲着木鱼,装模作样地口中念念有词。原本这事可滥竽充数,糊弄过去,谁知他念经的声音实在太大,被丧事家里管事的人听了个真切。
只听他念的居然是:“唵嘛呢叭咪哄,老子早日变富翁;唵嘛呢叭咪哼,肘子烧鸡锅里蒸;唵嘛呢叭咪哈,漂亮的美女给我仨。南无阿弥陀佛……”
丧家管事的听得火冒三丈,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这秃子,竟敢冒充和尚!”随即将这混吃混喝的假和尚杨秃子暴揍了一顿,连带着他朋友也未能幸免。
此事过后,“杨秃子”这个名字便在十里八乡传开了。自从挨了这顿揍,杨秃子也算是痛改前非,老老实实地在街头卖起了水果。
只是谁曾想,这段经历让他远近闻名,至今说不到老婆,最终成了个老光棍。
杨秃子这个果树园子里,有一排闲置的平房。汪洋听闻此事,便决定去看看,若是有合适的房子,便租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