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逆转之途 > 第654章 情论

第654章 情论(2/2)

目录

“先从心学的角度看,讲究的是不‘灭情’而‘主情’。”他缓缓道,“所谓‘心外无物,心为主宰’。情愫本身并非枷锁,它源自本心,是生命力的体现。真正的累,源于我们对情的执着——执着于情必须永恒不变,执着于情必须如我所愿。一旦事与愿违,痛苦便随之而来。因此,无需刻意忘情或压抑,关键在于‘省察克治’。当情愫升起时,觉察它的存在,观照它的波动,享受欢愉时不至于冲昏头脑,面对失落时不至于被拖拽沉沦。让心始终作为情的主人,知晓情的来去自如,而非沦为情的奴隶,被其左右。”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上官妍的反应。见她若有所思,便继续道:

“再从佛学的角度而言,重在‘不执情’而‘明缘’。佛家认为万物‘缘起性空’,男女之情亦是如此。它源于特定的因缘聚合——一次相遇、一番交谈、一瞬间的心动。既然由缘而生,本性便是空寂,并无永恒不变的自性。因此,既不必将其深埋心中寄予幻象,也不必强求自己变得无情。

只需看清‘情会随因缘变化’的本质,缘聚则惜,缘散则放。享受欢愉时不生贪着,面对疲惫时不起怨恨,如同看待天空云卷云舒,四季自然更替,来了便欣赏,去了便放手,如此,便不会陷入那种‘地狱式’的执念折磨。”

随着肖岷的阐述,上官妍脸上的迷茫之色渐渐褪去,一种如梦初醒般的光彩开始在她眼中凝聚。

当肖岷话音落下,她仿佛拨云见日,唇角绽放出一抹释然的笑意:

“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你这番话,让我想起西方哲学的一些观点。比如哲人萨特曾说,‘存在先于本质’。情愫或许并非一种强加于人的、命定般的‘宿命’,而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

我们无需逃避(忘情)或压抑(深埋),而是可以清醒地选择‘如何对待这份情’——爱一个人时,是主动承担起这份情感带来的所有责任与可能性,而非一味期待对方必须如何回报来消解自身的疲惫;若缘分已尽,则坦然承认这是双方选择或境遇变化的结果,而非感觉自己被‘情’本身所抛弃。当你能够主动去定义情感在你生命中的意义,而非被情感所定义和束缚时,便自然不会被其奴役所累。所以,或许应该是,不‘逃情’,而‘择情’。”

肖岷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会意一笑:“你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见悟性极高。正是此理,情之累,不在情本身,而在心对情的执着与定义。你既已想通此节,可谓破开了一层重要迷雾。”

得到肖岷的肯定,上官妍心中喜悦,仿佛卸下了一块大石。她优雅地端起茶碗,轻呷一口,润了润喉咙,脸上却重新蒙上了一层新的、更深沉的迷茫。

她放下茶碗,目光变得悠远,开口道:“修行之中,常听到一句话,总觉得其中意味看似矛盾,难以把握透彻——‘以入世事炼出世心,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依你之见,这句话的真谛,究竟该如何理解与实践?”

新的、关于行持的论题,就此展开。茶香依旧袅袅,而室内的论道,已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