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护理部主任 > 第125章 难言之隐5

第125章 难言之隐5(1/2)

目录

北特医院的护士站总在清晨五点半亮起第一盏灯。关栀踩着消毒水尚未散尽的露水走进科室时,夜班护士刚写完最后一页护理记录。她指尖划过夜班交接本上“3床夜间血压波动”的批注,铅笔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三角。这个心梗患者是竞赛时她负责模拟护理的“病例”,如今真实躺在病床上,监护仪的绿线仍牵动着她的神经。

竞赛夺冠后,患者们总点名要“那个操作特别稳的关护士”。有次给老爷爷静脉穿刺,家属举着手机录像:“我家闺女也想学护理,我拍下来给她当榜样。”关栀低头贴胶布的动作顿了顿,忽然想起廖鑫说过的话:“患者的信任,就是最好的奖杯。”

国际护理学术交流活动的筹备通知贴在公告栏时,关栀正在给儿科病房的保温箱换湿巾。仲云主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关,你英语好又懂临床,资料翻译和专家对接就交给你了。”她攥着湿巾的手指微微收紧。那些印着外文的护理指南,她曾在竞赛备赛时翻得卷了边。

深夜的办公室飘着速溶咖啡的香气。关栀对着电脑屏幕逐字核对会议议程,屏幕反光在她的防蓝光眼镜上投下淡蓝的影。有封来自德国专家的邮件让她卡了整整两小时。对方用俚语描述的“家庭护理模式”,在专业词典里根本查不到对应译法。她抱着护理词典翻到凌晨,突然想起廖鑫处理纠纷时说的“换位思考”,试着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替代,邮件很快收到了“perfect”的回复。

地球另一端的阮荆棘,正踩着家乡医院的晨雾走进药房。她手里的护理记录单边缘已经磨白,上面用红笔标着“手写记录耗时23分钟”“用药核对重复三次”。这些是她蹲在护士站统计了一周的数据。当她把信息化建设建议书放在院长桌上时,搪瓷缸里的茶水还冒着热气:“咱们医院的护士每天花两小时抄记录,要是有系统自动生成,能多给患者翻三次身。”

去邻市考察那天,阮荆棘特意穿了双防滑鞋。她跟着那家医院的护士长走进病房,看见护士用平板电脑扫描腕带后,用药清单自动弹在屏幕上。“以前总有人把‘头孢’写成‘头胞’,现在系统会自动纠错。”护士长演示时,她掏出笔记本飞快记录,笔尖在“过敏史自动提醒”几个字下划了三道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