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信念(2/2)
她摇头嗤笑:“你们呀……”她转脸看向懵懂的小姑娘,“阿宁,你可别跟你叔叔和哥哥学。这世上人人都长了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抛开心思诡谲之徒,人性总是相似的。”
“保不准呀,一千年之后这片土地上还会有白皮肤、蓝眼睛的人行走,那个时候又要说什么?又要闹什么?”
阿宁懵懵懂懂地蹙眉:“婶婶,白皮肤、蓝眼睛……那是妖怪吗?”
杨知月笑而不语。
站在后世的角度看此时的胡汉之争,多少会觉得可笑。
毕竟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的一部分。
没必要驱赶,更没必要抵触。
大胆的接纳,宽容的相处……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然而,这些话不能对外人言明,人们只会诧异她思想的奇怪。
习惯了胡汉之争的人们无法理解多民族共处,更无法接受多民族共处……
不过没关系,她会慢慢去改造,创造出一个熟悉的国度,一个可以容纳许多民族的地方。
“诚然,这伙乱兵手染鲜血,不可饶恕,以命相抵再正常不过。”
盛怀安表情一松,下一秒猝然改变。
“可你的做法和给出的解释,我不能接受。”杨知月肃穆道,“我宁愿你将他们押回来,让民众给予他们公证的审判,让他们作为发起战争的罪犯死在铡刀之下,而非死于一场趋于偏见与傲慢的杀戮。”
这话一出,震惊四座。
盛怀安猜想过她对此事的不赞同,揣测过她可能发出的重重不满,唯独以上的情绪,他从未想过,一分一毫也没有。
“……你要审判他们?让律法去处置他们?”他惊愕又诧异地追问。
“是。”
“哪怕这注定不讨好?百姓们或许会高兴,其他人只会说你狂妄和异想天开。”
“这有什么不好?”杨知月笑着反问,“如果不痛不痒地说我几句,人们便能意识到‘律法是有用的’这一事实,那我一定很开心。”
领地内从未停止对律法的普及,也鼓励人们善用律法。
奈何,除了被逼至绝境之人,几乎少有人用。
在人们的观念中,一旦跟县衙审判扯上关系,那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所以,他们惧怕律法,也不懂律法。
这样的心态对于决定“依律行事”的杨知月是个大麻烦。
让律法来见证,让律法来审判,个人的意志不该驾临于上方。
——这是杨知月的理念。
当然,这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或许到死也不得寸进。
可人不会因为无法完成便停滞不前。
“我现在说再多你也无法理解,”她继续道,“你就当这是一份通知好了。”
“……?”
“回去写检讨,明天我要看。”
盛怀安:“……”
垮了一张小猫脸!
杨知月视若无睹,转而看向阿仁:“至于你嘛……”
阿仁主动认错:“我也去写检讨。”
“不是。”杨知月笑眯眯否定,“我要跟你的老师谈谈,往后你的学业方向会有变化。”
在暗处,她阴仄仄地想,晁老爷子会不会教孩子?怎么将一个好苗子硬生生教导成了小古板?还是迂腐而不自知的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