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妇女会(1/2)
之后几天,领地内风平浪静。
杨知月跟盛怀安也重新恢复成恩爱甜蜜的夫妻。
没有无端的试探与猜忌,可两人都清楚这平静只是一时的。
一人要的太多;一人给的太少。
早晚会再起波澜,只是此时此刻,祥和平静的生活叫人珍惜。
“麦苗下种已经十天,目前已经有旺长的现象,是时候分苗了!”
在周会上,杨知月郑重地提出这个议题。
首先要说明,旺长又或说群体密集生长的现象,会导致群体通风采光不好,次生根条树少,入土浅而出现后期倒伏。
简而言之一句话,会影响作物生长,降低粮食产量!
“为了保证产量,我们的后续工作必须跟上,”杨知月道,“当然了,只是些许控制,确保麦苗发育均匀就行。”
于这个议题,无人反对。
在长达半年的磨合中,杨知月博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所有她提出的事情都会被无条件地执行。
从上到下,意志贯穿内外。
于是,当天散会后,官吏们立刻行动,他们联合造纸坊和印刷部门,绘制出图画,细致地说明旺长的影响和后续的具体处理。
夜校也在得知消息后,连续加课,进一步深化旺长的危害。
监察司则盯着民间舆论的反应。
在几方齐齐努力下,三日之内旺长的危害在领地内人尽皆知。
与此同时,处理方式也人尽皆知。
处理方式并不复杂,在小麦行间深锄六到八厘米,切断生长密集的根系,这样可以减少根苗对养分的吸收,控制地面的生长部分。
这不是一个复杂的活,唯一的困难是说服农人们对刚出苗的麦苗下手。
毕竟在当下人们还是秉持着传统观念,出苗越多收获越多,他们是不懂得什么叫扶持强装根苗的精耕细耕的操作!
可是在领地内的宣传和杨知月以往名声的配合下,农人们为了那一丁点的有可能地增产还是动手了。
顶着大太阳,俯身在地里,颤抖着手臂,狠心割下过于密集的秧苗。
等到那些秧苗落地,那农人竟抱着小苗哭泣。
隐在暗处观察的杨知月心有不忍。
周悦竹劝她:“这都是为了麦苗好,不能明知有更好的办法而不操作。”
这点杨知月何尝不知,她只是觉得:
“他们会这么做固然是有宣扬的原因,可更多的是对我的信赖。”
“这样的重负,我怎能辜负?”
在家中男人都出去分苗时,妇女们终于大批地走出后宅,进入了领地工作。
以前在外工作的妇女大多数都是生活困苦,是家中妇人不出去干活便活不下去。
而这回妇女们的家境最低也是小康,她们的原动力更多是尝试,尝试一种新的生活,尝试用双手赚钱。
她们被四散着分配到各个部门,有在毛纺厂干活的,有在食堂打下手的,还有在养殖场干活,和陶器工坊的设计工作……
有一技之长的女子选择余地偏多,没有一技之长的女子选择偏少,最受欢迎的是那些会读书写字的妇女,各个部门抢着要她们!
读书识字的风气高涨,妇女们开始盼望着去上夜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