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教育普及(2/2)
“况且……”杨知月冷笑,“我已经让监察司收紧口风,但凡有人将此事传出去,他的脑袋会比他的话先行落地!”
又工作了一会儿,杨知月才放下毛笔。
冯萋萋主动为她按|摩起酸疼的颈椎,然后又殷切地介绍:
“主子,今晚小食堂做了蘑菇粥。”她绘声绘色地讲述做法,“先将肉沫煸炒,再放上切好的蘑菇丁,蔬菜丁、泡软的栗米,放在灶上慢慢地熬,等熬煮出米花来才能出炉了。”
“您快尝尝味道如何?大师傅可等着听您的回信呢。”
杨知月浅尝了一口,味道的确不错,有着蘑菇的鲜嫩,又将栗米的润泽炖了出来,只是……
“这么一碗想来要不少钱,下回叫他们别做了,”
冯萋萋又笑着劝:“哪里便费钱了?蘑菇是自家产的,蔬菜丁是菜窖里藏得,栗米嘛……粮仓那么些,您能吃掉多少?这话传出去反倒要说我们做下人的亏待您这位主子了。”
杨知月反手刮刮她的鼻尖,“真是一双巧嘴,竟会在这里胡说。”
冯萋萋不依不饶:“我哪里说的不对?如今只有蘑菇是咱们自己产的,您等到明年再瞧瞧,这一碗粥保准都产自咱们怀荒。”
说起这话,杨知月忍不住微笑:“若明年真能如你所说,怀荒便立起来了。”
想到这里,她又将育种温室和养殖大棚列入计划小本本,还有榨油坊、水窖、磨坊……
吃完夜宵,杨知月继续搞夜校的规章。
由于大人们白天要干活,她顺势启动夜校,让成年人白天干活,晚上上课。
夜校教的内容也很杂,大部分是扫盲,小部分是伤口处理、急救措施和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
杨知月深知万事不可一蹴而就,所以刚开始的内容都极为浅显和易懂,避免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等到人们对此接受良好之后,再上更深刻的内容。
对孩子们的顾虑便少了很多,先将孩子们按照学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
当然,以怀荒当下情况,孩子们大多数应该都是初级班,能上中级班的估计少之又少,高级班基本没指望。
但还是要给大家铺好上升道路的,不然学习起来没有奔头,那学习的劲头也会少很多。
初级班让转业的姑娘们教导,等教出一批学生后,这批学生便可以当初级班的老师,姑娘们则可以转去教导中级班。
高级班比较特殊,分为技能班和正常班,技能班由陈书和吴用来担当老师,切实地交给学生们一份技能,同时也能在毕业后提供就业岗位。
正常班由周悦竹教导,他会教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文书,如果他们有人通过毕业考试,便能进入县衙当文书。
措施逐步落实,消息也逐步传出。
刚开始人们一千个一万个不相信,这年月还有免费上学的地方?
读书识字都是上等人才能做的事,跟他们这群底层老百姓完全不沾边。
换到其它地方,或许还有耕读人家寄希望供出一位进士,来逃避朝廷严苛的赋税和徭役。
但在怀荒……这种事情压根不会发生。
谁叫大家祖祖辈辈都是军户,朝廷从不收军户的学子科考。
这扇大门从一开始就对他们关上了。
消息刚曝光的那几日,无数人在县衙附近徘徊,用尽所有人脉明里暗里地打探,闹得整个城池沸沸扬扬,搞得杨知月不得不站出来平息谣言,同时也正式宣布这消息的正确性。
且不说人们如何欣喜若狂,杨知月的长生牌又多出多少座,单说他们对孩子们的表现便足以窥得人们的狂喜。
“你们要是敢不读书,老子把你腿打断了!”
“这可难得的好机会,你但凡敢放弃,你便不是我儿子!”
“给我去上学,赶紧滚去上学!”
自幼玩惯了的孩子们哪里见过这等架势,被吓得赶忙去找爷爷奶奶诉苦。
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竟也得到了一样的回复,只是语气稍微缓和一些。
“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你们千万不能错过呀!”
至于家长们的学业……有好学者积极踊跃,厌学者想尽办法逃避。
对这种心态,杨知月又宣布了一个消息:
“每年结业考试的前十名皆有奖学金,金额从五十文到五两银子不等,大人小孩都可以领取。”
这话一出,那些准备了百种逃课方法的大人立刻乖乖上课。
当然,他们也免不得嘀咕,这年月果然不同了,读书不光不用花钱,甚至还能挣钱!
书童在将坊间的议论传递给周悦竹的同时,他也问出心中困惑:
“主公这般做岂不是让读书事染上了铜臭味?这恐怕不太合适。”
周悦竹屈指敲敲他的脑门,“傻孩子,那群人根本不是奖学金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