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陶罐换羊毛(1/2)
周悦竹读完老友来信,反手将信烧了。
噼里啪啦——
空气中传来焦糊味,周悦竹长转头吩咐书童,“明天送文书来,不能离开,也该认真工作了。”
书童试探:“是否再问问杨夫人的意见?她答应过送您回京,或许有其它办法……”
“傻小子。”周悦竹打断他,“我还不想死。”
邵鹏肯定恨上他了,对方说不定会直接派杀手过来取他性命!
回京?自寻死路!
周悦竹转念又想,如今圣上昏庸听信谗言,民间怨声四起,西北局势动**,东北暗潮汹涌,乱世将至,群雄四起!
他没有逐鹿天下的心思,但却愿意做幕僚,博一份从龙之功!
只是不知这位“真龙”是杨知月还是盛怀安……
同一时刻,杨知月正在翻看知味观的账簿,冯凯战战兢兢地候在一侧。
临近过年,许多货商大量批发腐乳等副食品,账上金额已经高达一百两。
兑换的栗米与豆子更是装满粮仓,冯凯自作主张,又盖了一座新粮仓,目前已有八分满。
杨知月颇为满意地合上账簿。
“差事办得不错,周库没回来的时日里,你继续负责内务。”
又简单交代冯凯两句,杨知月起身去了陶窑。
宁川庄跟砖窑位于同一亩地,一个在最东方一个在最西方,成两极之势。
如果有可能,杨知月巴不得将砖窑挪得再远一些。
怪不得后世小型砖窑被禁制,这污染太大了!
还没有走进砖窑近处,隔着三四百米,杨知月便遥遥望见砖窑上方笼罩着一层黑烟,看似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烟雨飘然,实际上恶臭不止。
陈书找杨知月的事很简单,“库房里的陶器次品已经堆满。”
杨知月跟陈书去库房瞧了眼,留下的次品大多是上色不均、陶面略有凹凸的货品,打眼一瞅跟好物没有太大区别。
然后,她让陈书拉着这一仓库货去跟蒙古人换羊毛。
羊毛多好的买卖啊!哪个穿越者能不打羊毛的主意?
毛衣、毛裤、毛毯、毛毡……各个都能赚大钱!
怀荒临近塞外,方便大量入手羊毛,要是不主动利用,她简直太亏了!
陈书吓得一蹦老高,“这可不行!要是被逮到了,我岂不是——”
“在这怀荒谁敢逮你?”
陈书:“……”
对哦,怀荒是夫人的天下,只要他说自己为夫人办事,就算县令老爷也不敢为难。
陈书冷静下来,“……那咱就这么干了?”
“就这么干!”
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陈书架着一辆小车偷偷驶向塞外,开启了他被蒙古人称作“黑商”的一生。
蒙古——古老的马背上民族。
阿克苏,一位普通的蒙古走私犯,是大夏两代皇帝即位时的扭曲产物。
按照先帝的布局,等他打服了匈奴人,就跟蒙古人互市,顺带拉上女真人,大家一起孤立匈奴人。
打一个,拉拢一群,先帝计划做得飞起,也实行到了一半,然后——
他死了!
当今圣上和先帝不是一条心。他是宗室子弟,继位之后便在朝堂中平衡党争,打压权臣,制衡奸臣,丝毫不在乎军事。
所以,先帝与外蒙通商,利用经济手段牵扯蒙古的计划被迫中止。
可朝廷不和外蒙通商,不代表外蒙没有需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