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乱世红琰蔡文姬 > 最后团圆

最后团圆(1/2)

目录

时光如水,一晃又是春节了。

回到娘家的蔡琰,和母亲蔡夫人高高兴兴地迎接父亲蔡邕从长安赶回来过年。

此时的蔡邕,已经年过六旬,身体大不如前。在董卓把持朝政的官府里,小心翼翼地做事。蔡邕一生清廉,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续写史书,记载历史。他不愧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大学者,大知识分子。

蔡邕问了问女儿的情况,关于卫仲道的去世,蔡邕很是唏嘘扼腕了一回。因为卫仲道是蔡邕最得意的弟子,当初是蔡邕执意为自己的宝贝女儿选择的乘龙快婿。蔡邕原先的打算是,目前努力续写后汉历史,将来自己百年之后,由卫仲道和蔡琰来接自己的班,继续书写汉朝的历史,为子孙后代留下这个朝代完整的史籍。

“哎,仲道如此短命,痛哉痛哉。”蔡邕为卫仲道的离世悲伤不已。

“爹爹无须悲悯,这只能怨仲道自己命不好。”蔡琰在一旁劝慰道。

“琰儿,”蔡邕忽然埋怨道:“你与仲道夫妻一场,无论怎样应该是有感情的,你如何不为他守节?他刚刚去世不久,你就返回娘家。仲道若是九泉之下知晓,他会多么伤心啊。”

“爹爹有所不知。不是女儿不想为他守节,只是……我那个婆婆,她太不讲人情世故了。”蔡琰就把卫仲道死后,婆婆对她虐待以至于恶语相加,逼迫得她不得不回娘家的事告诉了父亲。

“原来这样。这就是商人之家。看来真是无商不奸,无商不奸啊……这卫夫人也太会算计了。我就说嘛,我的女儿,不会是这么无情无义的人啊。”

蔡夫人急切地问起了蔡邕在朝中的现状。她最关心的就是丈夫的安危,盼着丈夫能够早日回到自己身边。

蔡邕说:“董卓看似一介武夫,做事鲁莽,刚愎自用。但是,他为了巩固政权,想获得一个“招贤纳士”的美名,就起用一些名士作为心腹。他对我倒是十分尊敬,下车伊始,就拜官祭酒。我自从到了朝中,他对我照顾得十分周到。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饮食起居,都派人照顾的无微不至。但凡重要场合,必然请我到场。要么挥毫写字,要么弹琴助兴。把我奉若上宾。虽然他是个军阀,但是对我来说,也算得上是有知遇之恩吧。后来,又举博士,任侍御史,转治书侍御史,旋即迁任尚书,再迁为侍中;三日之内,我就由俸禄六百石的中级官员,升为俸禄二千石的高级官员,也算是破格提拔了。后来,又给我封了个左中郎将。到了长安后,又封了个什么高阳侯。”

蔡夫人说:“他对你好倒是好,这么快速度升迁,可不是什么好事啊。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董卓现在挟持天子左右朝政,他这个政权看起来岌岌可危啊。恐怕早晚会被各路讨伐的将军们推翻。哪一天董卓倒台了,你就会倒霉的。我就担心到时候会连累到你。”

蔡琰说:“爹爹,不管他对你怎样好,你还是想法子早点回来吧。”

蔡邕道:“我又何尝不想早日归家呢?可是,我能走得开吗?你们难道忘了我是如何进宫的吗?是他董卓以死相逼的啊。他当初说,如果我不去,他就诛杀我全家啊。”

全家人闻言皆叹息无语。

几日后,蔡琰的姐姐蔡珪带着儿女们前来娘家走亲戚了。

这时候,蔡珪为照顾羊衜前妻生重病的儿子羊发,而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小儿子羊承,以至于羊承夭亡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蔡珪因此成为妇女道德规范的楷模。

羊衜和蔡珪带着羊衜前妻所生的一双儿女前来岳父家过年,受到蔡家的热烈欢迎。

蔡琰蔡珪姐妹两个相见,更是执手相握亲密无间。

彼时,蔡琰曾为姐姐的丧子之痛安慰过她,此刻,蔡珪又对新寡的妹妹抚慰不已。

蔡琰道:“姐姐,你说命运怎么这么不公,带给我们这么多灾难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